国际人士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禚明亮 易玥曈

2024-09-12 18:37

时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引发国际人士专注,并成解码中国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向“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贺信中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人士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要读到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读到,中国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致力于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对各国民众来说,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将读懂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

一、原原本本地读,主动去了解,多多体悟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胸怀天下的坦荡胸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这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当。国际人士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版,可以感受大党大国领袖治理国家“烹小鲜”的技艺;读《习近平著作选读》英文版,能够系统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内涵;读《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的英文版,更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要体悟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胸怀天下的坦荡胸怀,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原汁原味地读,回应盛情的“中国之约”,多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脉搏和温度,真正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热情的中国人民已经向世界发出了“中国之约”。在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说,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在成都大运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欢迎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和夫人彭丽媛在向美国林肯中学师生回赠新春贺卡的祝福中,邀请师生们多到中国走走看看。近年来,中国政府向部分国家单方面免签,144小时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的出台,让这些“口头之约”纷纷落地。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2024年1月至7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725.4万人次,同比增长129.9%;签发口岸签证84.6万证次,同比上升182.9%。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在华外国博主“city不city”的网络热词得到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国际人士要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中国的声音,用自己的眼睛感受中国的发展成就,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新时代的中国。要尝试读中国式现代化的温度、味道。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亲身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中国现代化基础设施上感受中国科技的进步,在复兴号高铁上感受中国的速度,在中国老百姓的交流中感受中国人的热情,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漫步,在中华美食的摊位驻足,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徜徉,亲身感受既开放自信又谦逊谦和的中国性格,拥抱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三、追根溯源地读,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需要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为此指明了方向:“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为“根魂”“基因”“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湖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在传统文化破壁出圈上花心思。国际人士可以通过走进中国参观各地博物馆器物、了解中国风俗民情、学习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等多载体多方面,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文化遗产、文旅服务和文创产品、潮流新中式生活方式等多种新兴形式,把握可视、可闻、可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其中的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更好地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基石和历史底蕴。

原原本本读懂中国共产党,就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关键;原汁原味地读懂中国社会,就能见证中国式现代化的真实可感,追根溯源地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底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是承载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滋养,把握这三把“钥匙”,国际人士就把握了打开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式。

作者禚明亮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当代理论思潮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易玥曈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工程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和世界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