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07:50
北京的东西城被称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而长安街,恰恰就是一条连接东西城的城市主干路。
由东向西,长安街依次经过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东华门街道和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金融街街道和月坛街道。其间,既有宏伟壮阔的天安门,也有西交民巷、西总布胡同这样的社区、胡同。
每天,胡同老居民、工作、求学的人们在此汇聚、交融。为了让核心城区人居环境更美,生活质量更高,市、区、街道、社区的干部们用一个个基层治理妙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图景”。
安宁交通
2020年8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以下简称“《核心区控规》”)正式发布,其中强调“让核心区静下来”,并创新性地提出“安宁交通”,即改变以车为主的交通理念,让胡同逐渐回归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从2018年开始,东城区西总布胡同、王府井街区、东四九条,西城区达智桥胡同、鼓楼西大街、槐柏树街等40余条核心城区胡同陆续实现不停车。曾经,本是居住区的胡同因车辆随意穿行、乱停而拥挤喧嚣。如今,一条条不停车胡同、一片片交通安宁的无车街区亮相,渐渐绘成宜居之都的生动画卷。
长安街往北、金宝街往南,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就是西总布胡同。老住户秦芳敏回忆,尽管地处黄金地段,但在2018年以前,架空线如“蜘蛛网”、开墙打洞、违建密集、机动车乱停乱放,“真是闹哄哄一片”。
2017年4月,建国门街道和城管等部门联手,从这些顽疾着手,对西总布胡同启动了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
很快,架空线入地了,头顶的蓝天亮出来了;开墙打洞封了、密集违建拆了,眼前的乱象消失了;可横七竖八的车往何处去,一时困住了治理者的脚步:胡同寸土寸金,现有空间已十分逼仄,新的停车位如何“无中生有”?
经过一番调研,街道干部们瞄准了驻街单位、胡同南侧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博物馆旁现有停车场停车不规范、不饱和,经过重新施划,挖潜70个停车位,刚好与西总布胡同居民停车需求吻合。
西总布胡同不停车。摄影/北京日报记者 邓伟
“天蓝了、地净了,眼前豁亮了,静美的胡同又回来了!”2018年4月12日,西总布开始实行不停车,秦芳敏和街坊们争相在社交网络上晒起了胡同美景。可没想到好景不长,没过两天,15日便出现了反弹,此后一周共计80多辆车停在了胡同里。
“咱胡同好不容易清净了,可不能这么快就被打回原形!”享受到胡同治理成果的居民们自觉行动起来,66岁的居民王凤如牵头成立停车自管会,宣传胡同不停车、制作并张贴“不停车温馨提示卡”,与辖区交通部门合作,对于劝说无效且屡教不改的车主,通报给交通支队,给予处罚。
通过居民自治建立机制,渐渐地,到2018年6月,西总布胡同真正实现了不停车。
西总布胡同的成功给了核心区长安街沿线的胡同很大启示。然而,这么多胡同,不能搞“一刀切”,从2018年开始,核心区近40条胡同的停车难题一一找到破解之道,一批不停车胡同陆续亮相。
最美院落
交通便利、安宁让百姓称道,而自家曾经居住的杂院经过整治提升,变身为最美小院则让居民们感叹,“生活在长安街旁的胡同里,竟如此美好。”
金融街街道东铁匠胡同甲15号院在改造前是出了名的“违建小院”。居民崔先生说,当时,最大的违建位于院子正中,四周过道宽度仅一米有余,院内的小违建见缝插针,空隙处堆满了居民的杂物。居住体验不佳,崔先生干脆找到社区党委书记孙冬梅:“我想把房子委托给居委会。每月给我点租金,我别处住去,眼不见为净。”
眼瞧着小院糟糕的环境让住户“退避三舍”,街道下决心还居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从2021年底开始,围绕小院拆违、提升的居民议事会就没断过。最终,院内的十几户住户、租户统一意见:拆!2022年7月,工程告一段落。看着腾出来的50多平方米院内空间,东西厢房4户居民发愁了:“违建原是厨房厕所,现在我们的正常生活都受影响了。”
既要满足生活所需,又要提高全院环境品质,街道和居民们一起确定了浅下挖的改造方案,增加的空间配备独立卫浴和厨房。
在房屋改造的同时,院内公共空间的提升也悄然动工。街道在入院砖雕、公共地砖和屋侧夹道处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院落入口处设计展示墙,在院落中间绘制“跳房子”供孩子们活动。
孩子们在玩“跳房子”游戏。摄影/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
2022年11月,所有的改造终于完成,听说院里大变样了,“躲”在外面的崔先生带着家人又搬回来了。
“现在叫我走都不走了,推开窗户就是景,比公园不差。”
东铁匠营甲15号院变身“最美院落”。摄影/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
小院“颜值”提升,改造成果怎么维护、日常卫生如何保持,成为了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为此,社区组织了多次议事协商会,居民针对各类问题,共同制定了“温情小院自管公约”。
公约对环境卫生、消防安全、邻里礼仪等方面均进行了规定。“屋顶落叶众筹资,一年一次专业清理”“院内卫生勤打扫,一周一户坚持好”“共享单车不进院,电车充电不进屋”……有约在先,居民维护小院环境的积极性提高了,主人翁意识渐渐深入人心。
“每周该轮到谁打扫了,大家都会在群里相互提醒。有时候谁有空,也会主动打扫。”租户孙桂英说。
2023年1月,东铁匠胡同甲15号院被评选为西城区“最美院落”。看着自家小院挂上“最美院落”的牌子,居民拉着社区党委书记孙冬梅和社工们在院里花样拍照。大伙儿都说,要把“最美”的称号保持下去。
东铁匠营甲15号院变身“最美院落”。摄影/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
《核心区控规》强调,“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让老胡同的居民过上现代生活。” 东铁匠胡同甲15号院由“丑”变“美”,恰恰体现了基层治理之功,和谐宜居之效。
老城更暖
老城胡同里生活着很多老人。想要建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提升老街坊、老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衣食住行哪个都不能少。而对于“银发族”来讲,吃饱、吃好同样重要。
“没有‘父母食堂’之前,吃饭真是大问题,自己做做不动,外面餐馆质量参差不齐,又舍不得顿顿点外卖。”回忆起曾经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家住西长安街街道太仆寺街社区的居民乔女士如是说。
她口中的“父母食堂”,就是西城区为了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由西长安街、金融街、月坛等街道开始试点,进而向全区推广的民生工程。
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西城选取4个街道、1个配餐中心、6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开展试点,推出“父母食堂”。如今,三年多过去了,这个数字已达到305家,服务量突破每周6万单,月坛、金融街、西长安街的几个“父母食堂”,更是成为其中的“标杆”。
雅致的餐桌、柔和的灯光……位于月坛街道的长安商场地下一层的 “父母食堂”现在已经是周边几个社区老人最喜欢的餐厅之一。回忆起去年4月这里刚开张时的场景,居民张大爷概括了俩字—惊喜。
第一次就餐,张大爷发现这里的菜品、主食、副食超过15种,排队等待付款时,他向服务员打听:“这儿怎么算钱啊?”
现场负责人刘喆的一番话打消了老人的疑虑:“大爷,咱们是按两收费。年轻人3块2毛9一两,6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卡或身份证2块9毛8一两,菜品种类不限。”
一听这话,张大爷连连称赞:“岁数大了,饭量小,可是又想吃得丰富点,这办法太好了。”
红烧肉、宫保鸡丁、西红柿炒鸡蛋、清炒笋……荤素搭配,张大爷挑了好几种菜。看着餐盘里“五颜六色”的菜,张大爷边排队边琢磨,他想看看这样一顿饭多少钱。不一会儿,轮到张大爷了。只见电子秤上显示出数字,总重五两多,算下来还不到20元。“真好,以后我就是这儿的常客了,还得拉着左邻右舍的老哥们一起来。”张大爷说。
西城“父母食堂”受到老年人青睐。摄影/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
钱没多花,品种不少,来就餐的老人们都很满意。从开业至今,每天中午,这里的27张餐桌前都坐满了人。老人们都说这样的结算方式更适合老年人。
“每天中午来就餐和取餐带走的老人稳定在150人次至200人次,我们策划着进一步扩大可选菜品的种类,让老人的选择更多一些。”刘喆说。
西城“父母食堂”受到老年人青睐。摄影/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父母食堂”越发成熟,除了提供堂食外,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网上预订、电话预订、送餐上门等订餐方式,并为老年人提供小碗餐、自助餐、称重餐等多种选择。支付方式上,除了支持刷老年助残卡,“父母食堂”还支持银行卡、手机支付,并尝试人脸支付试点工作,方便老年人支付。
“希望让住在胡同里、杂院里的老人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享受高质量的幸福生活。未来,西城区将按每千名老人建设一家养老助餐点的标准,累计建成不少于320家‘父母食堂’。”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