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5 12:22
钱亦石等集体创作,上海杂志公司总经售的《从学校到社会》
几年前,我在旧书市场淘到一本《从学校到社会》。这本书由钱亦石等集体创作,上海杂志公司总经售,是“当代青年丛书”之一,此为1937年9月5日广州支店重印版本。该书封面设计为郑川谷,他也是生活书店店徽的设计者,竖排繁体字印刷,自左向右翻阅。全书共十篇文章,分别为骆耕漠的《怎样过职业生活》、史步金的《业余生活和业余修养》、张宗麟的《怎样处理家庭问题》、钱亦石的《怎样做一个社会人》等,篇前为《编者序言》。“序言”中说:就全书的内容说,举凡升学、求事、职业生活的过法、业余生活的过法、失业的悲哀、职业和事业、业余的修养、怎样处理家庭、怎样做社会人,以及青年对社会的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都给了确当的解决。因此这本书在当时可以说是处世的经验谈,也可以说是青年的社会生活指导;不仅对于将入世的学生青年有益,对于已入世的职业青年和失业青年也有极大的帮助。
书的衬页下半部分有钱远镜的签名“远镜”,“远”为繁体字“遠”,名字下划了一条线。钱远镜系钱亦石次子。钱亦石,湖北咸宁人,中国共产党湖北党部早期创始人,中共早期著名理论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红色教育家”,曾与董必武、恽代英一起创办武汉中学。钱亦石1924年经董必武、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与茅盾、陶行知、邹韬奋等人编辑了《中国的一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党组织以几十名作家、音乐家、戏剧家为骨干组成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钱亦石任少将队长,与作曲家孙慎合作创作《战地服务队队歌》。他还和周扬、阳翰笙、夏衍等领导了上海文化界党的秘密组织工作,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成员,还与邹韬奋等人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8年1月29日钱亦石积劳成疾在沪病逝,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送挽联“哲人其萎”,董必武、郭沫若、沈钧儒参加了追悼会,《新华日报》发表了追悼钱亦石专号。时任生活书店总编辑的张仲实在钱亦石所著《中国外交史》序言中说:“在我们这次对日本帝国主义强盗的抗战中间,牺牲得最光荣的,要称钱亦石先生。亦石先生首先放下笔杆,组织战地服务队,到张发奎将军所指挥的沪杭线去工作。”钱亦石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精神,当时给上海文化界的影响很大。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时,党中央发布“永远的丰碑”中华百名英烈事迹,钱亦石名列其中。钱亦石育有长子钱远铎、长女钱韵玲、次子钱远镜,另一子钱海明早年夭折,女婿为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钱远镜于1937年加入“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9月赴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被编入抗大第三期第三大队,受到张闻天的接见。钱远镜奔赴延安前,钱亦石给儿子留言:
胆要大,心要小,思想要坚定,耳目要聪明,态度要谦和,行动要机警,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可参加民族战争。留给远镜儿,亦石。九月六日写于沪战中。
钱远镜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40年12月任中共鄂南地委统战部长兼咸宁县委书记,1941年8月,在日伪扫荡中被捕,8月13日被杀害,年仅22岁。
这本书是否跟随钱远镜去了延安,八十多年过去了,已无从知晓。钱远镜没有成家,父亲钱亦石逝世后,他一直在参加革命工作,回家应是在兄长钱远铎家。可以佐证的是,钱亦石在钱远镜去延安时写给他的留言,珍藏在远镜的侄女、远铎的女儿钱道波手里,作为钱家的传家宝。钱远镜牺牲后,此书就留存在其兄长钱远铎家里了,钱远铎上世纪90年代逝世,书因故流出。
钱远镜烈士的日记,现保存在他的家乡档案馆,这本《从学校到社会》书上的烈士签名,是目前已发现除日记之外烈士的唯一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