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的建筑礼序:以“建筑基因文化”审视礼制文化
北京日报

2024-09-15 12:39 语音播报

京报读书
进入
京报读书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礼制之上:北京老城历代营建礼序辨析》

蔡青 蔡亦非 著 九州出版社

纵观中国数千年都城文化的发展,每座都城的营建形态都有特定的思想体系与其对应,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无疑为儒家思想。“礼”作为儒家的核心政治主张,不仅构成了国家基础制度的思想体系,同时还需要寻求一种理想的媒介作为其教化的代言者,以达到潜移默化地在社会层面传播的作用。从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及社会感召力来看,建筑具有最形象、最直观的艺术特性,也是最具普遍性的社会文化载体,因而被赋予传达与弘扬礼文化的重任。经过长期的完善、更新与传承,以“礼”为精神内核的营建模式逐渐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都城文化现象。北京老城礼制模式经三朝定型

《荀子·修身》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作为都城,北京老城的礼制模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而定型,元大都的规划营建,明北京的改建增筑,清京师的修复整饬,均以不同的发展理念传承着古代都城建设的礼制文化基因,体现出具有思辨特征的美学观与民族性,成为古代营建礼序的设计典范。

本书从思辨的视角探究礼制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如北京老城建筑文化有怎样的独特性,经历了怎样的形成、发展与变革,并期望通过追根寻源式的研究,解决北京老城建设中长期存在的“盲目性”“片面性”“随意性”及“模式化”等问题。同时提出,传承古都风貌不应只是肤浅地解读老城的外在样貌、盲目地照搬建筑的形态和色彩,更需要理解和弘扬老城承载的营建规则及深层文化精神。

本书从建筑视角提出了“城市文化基因”的新观点,主张在建筑基因文化的语境下重新审视礼制文化,尝试以最具北京城市特性的“建筑礼制”理念统筹老城的设计和整饬,建构一个艺术化的、具有建筑礼制特性和时代意义的“新礼制文化观”。

从历史根源、文化背景及普遍意义来看,建筑礼制文化是最具典型性、稳定性的北京老城文化基因的代表,其传统规划与建筑体现的审美理念是北京老城最本质的美学文化基因,以礼制文化统筹城市审美标准是这座城市独有的美学思想;而传统规划与建筑体现的建筑制度则是北京老城最本质的设计文化基因,以礼制文化统筹城市设计标准则是这座城市独有的设计思想。

本书关于建筑礼制的探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独具特性的“思辨美学”,二是建筑礼序和稽古创新的“思辨设计”,三是历史城市的“思辨发展观”。可以说,儒家美学观是礼制建筑的设计原点,是构成建筑礼制特征的政治元素;设计观体现了以建筑呈现礼制文化的艺术价值;发展观则在于探寻老城建筑礼制文化传承的独特路径。

展现独特儒家美学理念

儒家美学是元明清都城礼制模式的思想文化基因,是礼制建筑最本质的内核,作为物质与思想的结合体,礼制建筑通过思辨的审美设计,形象、深刻、具体地展现出独特的儒家美学理念。

从学术层面看,儒家美学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思辨性见解,通过城市与建筑,物化了抽象的美学观,使“美”借助规划与设计手段拥有了特定的具象性和识别性。元明清三代都城是儒家审美思想集中物化的载体,美学理念与设计规制有机融合,形象地传达和诠释了礼制至上的儒家思想,城市格局、建筑形制、色彩构成与装饰元素无不展现出“礼制”的思想印迹,从而构成北京老城整体的礼制文化形态。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解读这座老城,依不同的观念建设、改造这座老城,却忽略了老城设计层面的文化本源,以致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老城的建设和发展理念与自身的美学基因严重错位,城市文脉因缺少认知和理解而扭曲,承载多元文化内涵的礼制建筑不断消逝或变异。

近现代北京老城建设的曲折经历使我们意识到追寻城市设计原点的必要性,从设计哲学层面看,北京老城整饬、改造的设计导向首先是一个美学问题。借此,如何思辨地认识这座古都城最原始的规划设计主旨——儒家美学思想,并从建筑学视角解读城市建设与城市美学的关系,深入探寻城市设计的思想文化基因,已成为古都北京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

延续古制并非陈陈相因

北京老城的规划以《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为本,但并非平地零起点照搬古制,而是在客观条件制约下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在规则与功能之间探寻思辨性解决方案,城市规划与建筑虽延续古制,但并非陈陈相因,而是在传承中不断调理完善。

由于元宫城营建之初系沿用金太宁宫遗址兴建,故大都城垣须在金口河以北区域围绕宫城进行规划,为满足游牧民族傍水而居的习惯,又以海子为中心,环水营建皇家宫苑。元大都城诸多元素都是在遵循古制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的创新设计,明清时期城市营建和改建中亦不乏稽古创新的设计案例。这些基于建筑礼制的思辨设计,具有极高的建筑学研究价值,也是礼制建筑最具思辨意义的部分。在封建皇权语境下,稽古创新的设计思维无疑具有极高的难度和风险,同时也体现出不凡的艺术性和创造精神,堪称因地制宜设计创新的典范。探究元明清都城礼制建筑的思辨创新设计,既可填补古都北京建筑文化研究的部分空白,又具有探寻历史城市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方向的现实意义。

古都发展强调“保护优先”

提出“思辨传承”理念,首先需突破“保护”与“发展”的固有模式,从建筑学的视角审视礼制建筑文化的传承问题,从观念上疏解当今历史城市普遍存在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对其进行思辨性解读,开拓“保护”理念下的多样性创新发展途径,同时研究“发展”中的不同保护理念,由此探寻古都建筑文脉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每座历史城市都有相对应的传统文化体系,其发展观也应体现自己独有的城市文化价值。思辨传承即在“保护优先”理念下探索古都发展的多样性模式,沿着优化的“保护”路径达到延续城市文化基因的“特色现代化”目标。

从思辨传承的视角分析,一座传统形态的历史城市可以建立自身独有的“特色现代化”风范,而一座新型城市也可能因建设不当而缺失现代城市的价值。主张“思辨传承”理念,就是希望重新思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辨析城市的“现代化”模式,摒弃单一的、狭隘的“现代化城市”概念,珍视历史城市的文化基因,开拓多元化的古城发展途径。

城市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需要尊重和顺应其自身规律,不断完善属于自己的建筑文化体系,有效延续城市的礼制文化基因,同时还需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和“危机意识”。北京老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形象地诠释了礼制文化基因与民族特性相融合的艺术,并通过城市营建呈现出超越礼制文化范畴的深远意义。

(作者为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京报读书

编辑:高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