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5 22:5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北京历史丛书”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编写 北京出版集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12月,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推动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今年恰逢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为深刻诠释和彰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全面展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北京市委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开拓创新精神,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经市委批准,组织编写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北京历史丛书”。丛书包括《解放思想 拨乱反正》《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打开对外开放大门》《教育科技文艺恢复与发展》《首都建设新风貌》5部书目,共约一百余万字。丛书的编撰出版,恰逢其时,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1979年8月,北京故宫午门东侧城根下,两个女孩正在学习,她们身后一名男子认真地进行体育锻炼。视觉中国
品读该套丛书,我觉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宝贵启示。
主题突出,立意深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改革开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壮举。丛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的历史主题,紧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这一时期北京历史的记述和总结,深刻展现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深刻反映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深刻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北京的历史发展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书写了我们伟大祖国和首都北京发展的壮丽史诗。
思想深刻,客观准确。丛书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相统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遵循,坚持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客观反映了北京改革开放开局起步、逐步深入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北京市冲破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建设方针的四项指示,制定完成1982年版《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并获中央批复,迈开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步伐。全市积极探索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大力发展食品、纺织、轻工、电子等产业,推进对外贸易和旅游业逐步兴起,促进教育、科技、文艺、体育等各项事业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首都建设不断展现出新气象、新风貌。这一时期的北京发展历史,尽管也有一些曲折和艰辛,但其闯出的新路、探索的经验,为北京后来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丛书在编写过程中,严格落实“查资料、查人员、查地点”的工作要求,采访事件当事人,调研历史发生地,注重运用档案资料和权威文献,挖掘新史料、吸收新成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确保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增强了这套丛书作为史书的思想性、权威性、厚重感。
特色鲜明,亮点纷呈。丛书侧重记述北京市委立足首都实际,领导全市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出现的创造性实践、开拓性举措、突出性亮点,以及在当地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重要活动,从而着重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的独特气象和经验。比如,丛书浓墨重彩地记述了农村京郊之路、首钢承包制、天桥百货股份制、大碗茶青年茶社开办等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建国饭店等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的创办;邓小平为景山学校“三个面向”题词、中关村第一批民营科技公司的涌现、新“北京作家群”的出现等教育科技文艺事业新发展;三环路、水源九厂等城建骨干工程,“门前三包”责任制,“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等新亮点。这些在当时具有重大影响,至今仍令人难忘的重大事件和突出成就,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之初首都北京经济社会新风貌,反映了人们记忆中那个年代的风向标。
可读可鉴,催人奋进。丛书坚持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统一,既注重文字的准确性、严谨性,又力求写得生动流畅、通俗易懂。这套丛书特别注重把握整体与细节的关系,既关注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又注意反映历史细节和先进典型,几乎每一章节都穿插着人物的丰采、感人的事例,努力让读者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此外,丛书采取史话体写作方式,以文叙事、以图助文、文约事丰,增强了可读性和吸引力,生动形象地讲好北京改革开放故事,努力为读者提供一套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启示的优质读物。阅读这套丛书,人们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之初北京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深刻地感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里程碑意义,从而更好地坚持和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1982年北京市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图为10月3日新华书店门前参加答题竞赛的青年。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北京市推出这套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体的丛书,值得肯定,值得点赞。相信丛书的出版,对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新篇章,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