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10:36
《阿狸和小玉》Hans(徐瀚)接力出版社
自“阿狸”系列第一本绘本诞生,每一本新书的扉页里都写着“送给依然相信童话的你”,这么多年来,那只没有尾巴的红色小狐狸,总是不断给大小读者带来新奇的幻想和温暖的力量。最新一部作品《阿狸和小玉》依然如此,这一回,阿狸来到了日本和歌山车站,他要搭火车去尾巴森林,给自己找一条尾巴。在这里,他认识了猫站长小玉,之后,伴随着争执与和解、愿望与奉献,奇幻的列车之旅开始了……而我们也和阿狸的“爸爸”、画家Hans(徐瀚)聊了聊书后的故事。
书乡:你先后有两个故事是写阿狸的尾巴的,除了这次的新书《阿狸和小玉》,还有之前的《阿狸·尾巴》。你说过阿狸没有尾巴,其实是最初画的时候给忘了,这是不是有点像灰姑娘的水晶鞋,虽然来自于一个疏忽,却由此变成了创意的源泉?
Hans:的确是因为疏忽,刚开始创作阿狸的时候,画着画着就忘记画尾巴了,后来就有一些关于阿狸去寻找尾巴的故事。我觉得生活里有一些“缺失”未必是坏事,反而会让我们懂得珍惜,给了我们去寻找的动力与目标,也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书乡:《阿狸和小玉》及套装中的另外两本《阿狸和弯月亮》《阿狸和小小云》是来自怎样的灵感呢?
Hans:《阿狸和小玉》的故事,源于我在日本的和歌山电铁站,得知有一名员工收养了一只小猫,但是车站是不允许养猫的,所以电铁公司就请了这只猫来做他们的站长,取名叫小玉,就像童话照进了现实。听到这个故事后我很感动,于是安排了阿狸和小玉的一场相遇与冒险。《阿狸和小小云》的故事来自于我朋友家的宠物猫,那只小猫就叫小小云,特别可爱。我想陪伴真的是一件温暖的事,当时看了看窗外,忽然想,如果养一朵云会发生什么呢?然后就有了小小云这个故事。《阿狸和弯月亮》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某个回家的夜晚,抬头看见月亮时,想到也许每天我们看到的月亮都不是同一个,由此诞生了这本书。
书乡:这几个故事都关于勇气、友谊、成长这样的主题,这是你特别希望在儿童绘本里传达的想法吗?后续的创作和出版计划是怎样的?
Hans:嗯,我觉得这些主题不仅仅是孩子需要面对的,也是成年人需要面对的,只是面对的问题发生了变化,我也希望通过绘本展现出一些更纯粹的想法和想象,能给人们陪伴和温暖。新的绘本还在构思中,希望能尽快和大家见面。
书乡:“阿狸”与日本“小玉”达成了跨国IP的合作。阿狸未来也将在国际化方面发力吗?你对阿狸的规划是什么,阿狸的形象会“长大”吗?
Hans:阿狸不会长大,依然是那个孩子,所以我很羡慕他哈。如果有规划,不如说期望,希望阿狸可以陪伴和温暖更多人,不仅仅是国内,也希望阿狸的故事可以出现在世界别的地方,阿狸和小玉这本书的日本出版也在洽谈中,希望可以让更多人看到阿狸。
书乡:《阿狸》大电影不久前上映了,电影中使用了3D的视觉效果,与绘本里手绘的平面形象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你如何看待这种区别?你现在还依然保有手绘的习惯吗?
Hans:绘本和电影不同,绘本更像一种情绪的表达,从尘埃中开出花来,而电影是一种视听语言,考虑的会更多面。当时希望呈现出更丰富的画面内容,所以选择了三维的阿狸,而在绘本中,我依然是选择用手绘的方式来呈现故事,更安静地讲述一段故事。
书乡:阿狸大电影中新增了一些形象,如小女孩、闹钟、纸片人等。近几年,好几个我熟悉的漫画家都慢慢远离了最初创作的形象,改画其他形象了,或许是新的形象才能带来新的刺激。你的灵感需要什么样的刺激?如何对阿狸保持创作的新鲜感?
Hans:因为当时做大电影的时候,考虑到阿狸周围的角色都是“大头”,担心全是大头就容易显得非常儿童,所以就增加了新的角色。其实灵感更多来源就是生活的细节、和朋友的聚会、自己的发呆、听到的故事。其实只要对生活热爱,那就一定会有继续创作的动力。
书乡:阿狸的形象自2006年诞生以后就广受欢迎,成为很成功的国内原创IP。在您看来,阿狸是如何在互联网潮流的变化中保持热度的?对于年轻的原创作者,在IP的创作以及开发维护方面,你会给他们怎样的建议?
Hans:很感谢大家对阿狸的关爱与呵护。我觉得文化内容的存在,和当下的媒体有很大的联系,或者说媒体决定我们会看到什么样子的内容,比如阿狸刚出现的时候,是借助了QQ表情的流行以及绘本行业的爆发期,而2G到5G技术的迭代,让短视频内容出现在人们眼前,很多动画和形象因此而广泛受到关注,所以我自己觉得内容创作者在考虑到自己创作表达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下时代人们的情绪,选择最适合的传播渠道,这样才能让作品更好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