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翁庄镇飞鸟与鸣虫农场积极践行生态环保理念,通过打造可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走进飞鸟与鸣虫农场,四周绿林环绕,景色宜人,这里不用化肥、农药及除草剂,农作物自然生长;废水流进生态水池,经过水生生物过滤,可以灌溉庄稼。
飞鸟与鸣虫农场创始人王婧告诉记者:“我们采用了气候友好型水稻的种植,通过开沟让沟里有水,垄上无水,这样就减少了水稻的根系,淹在水中的甲烷气体的排放,经过我们实时的监测,已经能够基本实现碳中和的农场实践了。”
“比如说羊、牛、马等,它们排放的粪便,也可以作为化肥,种植有机蔬菜。”游客说道。
农场经过一系列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农场主要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通过实施轮作与间作种植方式,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提高,增强了土壤的碳储存能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肥力。
农场还采用光伏发电的形式,源源不断地为农场的各项生产活动提供动力。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碳排放情况和土壤碳含量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生产措施,持续改进农场的运营模式。
飞鸟与鸣虫农场创始人王婧表示,农场还要持续的进行改进,在营地电力的使用,咖啡店电力的使用,也通过增设光伏板,以及增加土壤的有机质等持续改进来实现碳中和。
生态农场不仅是一种生产模式的创新,更是对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为市场提供更加新鲜、健康的农产品,实现生产效益与环境保护互利共赢。
记者:李享 胡文娟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