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的故事:石景山文旅梦影社
2024-09-21 14:4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盛夏时节,空地里挂起雪白色的幕布,男男女女拿着板凳,带着蒲扇,在喧闹中一排排坐好,当胶片穿过放映机,“哒哒哒”的运转后,中国人的浪漫开始了,这也是大众对于公益电影放映的专属记忆。

从电影情节到电影情结,从胶片机到数字放映机,从空地到文旅点位、社区和商圈......如今,这份浪漫依然在石景山区延续着。今天,文旅君带大家走进公益电影放映,走进石景山区文化中心文旅梦影社的故事。

1、星空下的浪漫

天色渐暗,放映车驶入郎园,大幕挂起,市民、游客便不约而同的来到园区中心的小广场……如果说有什么能和秋天的星空和凉爽相得益彰,那便是这一束束光影带来的浪漫……

图片
图片

此时此刻,星空下的电影院,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更是点亮石景山区夜生活的绚烂烟火。

图片
图片
2、光影中的关爱

石景山区的公益电影放映也走进了社区,在家门口为老百姓带来了光影中的关爱。

图片

赵大妈是一位资深影迷,每周她都会通过社区活动微信群或社区活动站公众号,获取一个月的电影放映清单,然后和大家共同投票选择播放哪部电影,电影对于她来说,是老年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老街坊们的情感纽带。

图片

随着2020年区文化中心建成投用,石景山公益电影放映又上新台阶,除了流动的公益电影放映外,拥有了自己的硬件一流、环境舒适的固定电影放映厅。在这里,每天都有不同类型的电影上映,为群众观影提供更多的选择。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区文化中心介绍,每年的放映量都在1850场以上,去年是2000场,平均一天5场。采用“固定+流动”相结合,针对不同放映的点位,精心挑选合适的片单。

这些公益电影不仅丰富区域居民、军人,务工人员、来到石景山区的游客的精神生活甚至还担当起了普法功能。

图片

(图为“三八妇女节”法律电影赏析《消失的她》活动)

3、造梦的人们

石景山区的公益放映队伍从1995年开始,骑着自行车、背着胶片为大家放映电影。2007年,公益放映队有了自己的公益放映车,公益电影走进了社区。2020年,区文化中心对外开放,公益电影放映有了专业的放映厅。如今,文旅融合发展,公益电影放映也走进了各文旅点位、商圈,将星空下的浪漫、光影中的关爱带到更多人身边。

图片

岁月变迁,荧幕上故事不断更迭,荧幕下的故事也开启了新篇章。这支公益电影放映团队给自己取了一个充满浪漫的名字——文旅梦影社,希望开启品牌化发展之路,成为石景山区文旅的一张“新名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固定片源到菜单式服务,从休闲娱乐到专题放映,从走出去到请进来,从品牌打造助力文旅发展,石景山区的公益电影开始有了更多“+”号, 探索更多的可能,让一块块荧幕,拼出石景山的幸福版图。


作者:

石景山文旅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