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10:48
网络购物节时买的书,你都读了吗?线下淘到的经典名著,你看完了吗?某平台上有个“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聚集了60多万用户,其中不少人对此有过探讨。有人自嘲“读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囤书的热情”,也有人想“寻求网友互助,养成阅读好习惯”。
买书不读并非新鲜事,古今中外皆有之。清代文学家袁枚就描述过“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的现象,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也”。只看了一个开头就丢下去,有始无终,国学大师黄侃称之为“杀书头”。作家余华也直言,自家书架上有很多书,没有读过的,远比读过的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外有编辑做过市场调查:在华盛顿各家书店选了70本畅销书,在每本书的3/4篇幅处插入写有自己电话号码的纸条,承诺打电话者可得5美元,但5个月后未接到任何电话。
为何下单时兴致勃勃,买回来却束之高阁呢?书的问题、人的原因、环境的因素,各自的情况迥异。
或是追风从众。听了“名家推荐”,跟着“榜单热门”,买了一堆畅销书,待到翻开发现不合兴趣;或是无暇阅读。工作生活忙得团团转,静心读书成了奢望。时间一长,一开始的兴致消散殆尽;或是初心不纯。一些人买书,本就是为了缓解一时的知识焦虑,下单了情绪也就缓和了,还有的纯粹是为装点书架;或是冲动剁手。网络大促一个接一个,如此优惠“不买白不买”,为凑满减疯狂加购。客观看,买书是购买行为,看书是学习行为,前者简单且有消费快感,后者相对难一些,需要付出较多时间、精力才能完成。两者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读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囤书的热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于“买书不读”,各方观点也不尽相同。有人批评,这是资源浪费,是对“惰性”的放任。也有人认为,买书的人总归是想读书的,不必苛责。笔者看来,买书乃至囤书,算是培养阅读习惯的第一步。书只要在书桌上、书架上,就随时有翻一翻、看一看的可能。而读书本就不存在什么“鄙视链”,看多、看少,深读、浅读,时常读、偶尔读,总归开卷即有益。退一步讲,越堆越多的书,也多少会让人有还债的冲动。如一些网友那样加入网络阅读小组互相监督,正是变消极为积极的良好开始。
此外,满壁的书也可以营造家庭的阅读氛围。在一部关于托尔斯泰的纪录片中,一个俄国青年回忆自己的启蒙经历:在他11岁那年,母亲严肃地对他说:“这个书架最上面一层摆的是《战争与和平》,俄国文学的巅峰之作。你现在年纪太小,读不懂,不要碰。”可母亲一出门他就踩着椅子把书拿下来读了。事后回想,这应该是母亲的“计谋”。
满目的书籍,照见一颗想读书的心。从现在开始读起,就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