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展翅!大兴机场投运5年旅客吞吐量达1.2亿人次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博

2024-09-24 17:45 语音播报

城事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振翼启航。地面连通京津冀,空中沟通全世界。投运5年来,大兴机场这座“新国门”的旅客吞吐量已达1.2亿人次,成为首都北京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国门”服务京津冀

距永定门40.2公里,距天坛41.4公里……在大兴机场航站楼4层中央,一块块镶嵌在地面的铜板,清楚标识了大兴机场的位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旅客拍照留念。投运五年,建筑风格独特的大兴机场,旅客“打卡”热度依旧不减。

开通12条“兴快线”、推出国际无纸化服务、34个节点行李实时追踪、极速配速30分钟送到登机口……五年来,大兴机场不断修炼“内功”,推出一系列特色服务产品。同城同质同价的餐饮美食、不断推陈出新的展览、便捷舒适的过夜体验,引来无数旅客的点赞,也让大兴机场一次次登上网络热搜。

大兴机场是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保障旅客顺利抵达,大兴机场建立了直通北京中心城区、覆盖京津冀的“五纵两横” 外围综合交通体系,涵盖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  其中,依托轨道交通,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直达草桥站,两站之间实际车程只需要19分钟;乘坐北京地铁19号线从北三环牡丹园站到大兴国际机场仅需43分钟。

投运五年来,京津冀旅客到达大兴机场越来越方便:京雄城际铁路、津兴城际铁路相继开通运营,旅客乘坐高铁从北京西站、天津西站、雄安站到达大兴机场最快分别仅需28、40、19分钟。草桥、固安、涿州、廊坊4座城市航站楼陆续投运,让许多京津冀旅客能在家门口就办好值机托运手续。年内,怀兴城际铁路廊兴段、大兴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将开通运营,大兴机场与京津冀各地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一市两场” 提升通达性

在大兴机场投运前,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连续两年突破1亿人次,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由于超负荷运转,导致航空公司申请航线难、申请时刻难,每天大约有300个飞行架次无法安排,每年近1000万人次的潜在需求被“拒之门外”。

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北京迈入“一市两场”双枢纽时代。五年来,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双枢纽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航线网络通达性不断提升。今年1至8月,北京地区起降航班架次、进出港旅客人次分别达到了2019年同期的1.2倍和1.3倍。单日航空的单日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创造了历史新高。随着航空市场的恢复,今年北京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两场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1.1亿人次,超过2019年水平。

短短五年,大兴机场的发展引人瞩目。截至9月20日,大兴机场本年度已运送国内外旅客超过3500万人次。高峰日保障航班1087架次,单日最高旅客量约18万人次,入场客运航司执飞航线190条,通达航点180个。

今年7月,中国民航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重点是强洲际、强中转、强国际竞争力,远程国际航线原则上合理有序向北京、上海、广州等集中。

“高质量建设北京国际航空双枢纽,是推动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晨介绍,目前北京两场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其中首都机场现有3条跑道、372个机位和14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正在实施一批提质增效相关扩容项目,持续提升机场的保障能力。大兴机场现在拥有4条跑道、252个机位和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正在加快推进卫星厅的工程建设,保持机场的发展品质。

未来,北京航空双枢纽机场年保障能力将超过两亿旅客吞吐量,在多个方面将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北京也将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两个亿级规模机场的城市。

“在中国三大航空枢纽城市中,北京是唯一能拥有保障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司作为主运营基地的城市。此外海航、川航、联航、首都航等多家国内航司和国际航空公司也在积极参与北京枢纽的建设。”刘春晨说。

临空区展现新动力

围绕大兴机场航站楼分布的150平方公里土地,正是火热建设、拔节生长的大兴机场临空区。其中北京部分50平方公里、河北部分100平方公里。作为京津冀通往世界的新窗口,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聚集交融。目前,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入驻企业1万余家,依托大兴机场这一国际枢纽,大兴机场临空区资源将辐射京津冀,通达全世界。

“临空区大兴片区加速从打基础向成规模转变,初步完成骨干路网、能源管网搭建,载体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吸引力日益强劲,一座驱动未来的世界航空城轮廓已呈现在世界面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满群杰告诉记者,临空区大兴片区搭建了以生命健康为主导产业,以航空枢纽和航空服务保障为两大基础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为补充的“1+2+2”产业体系。

临空区大兴片区重点围绕医学研究、医疗服务、医药产业等方面,着力引进国家级研究中心和科研院所,全力推动研究型医院和国际医疗机构落户,大力吸引细胞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入驻。目前,已经引入北京协和医院面向疑难、罕见病领域研究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瑷格干细胞、蓝帆医疗、卡尔斯等行业龙头企业和潜力企业。

临空区大兴片区依托大兴机场全球通达性和综合保税区的通关便利性,重点推进跨境电商、医药产品、航材贸易等集聚发展,引入顺丰、京东、南洋等企业,建设了80万平方米的物流设施,构建了创新、高效、便利的国际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临空区大兴片区已建成五十六度玫瑰园、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国际生物医药园等载体,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国际航空总部园等产业载体正在加快建设,高品质产业空间载体将达到近百万平方米。未来,临空区大兴片区将提升重点产业园区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做大规模、做强能级、做响品牌,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创新引领、环境良好的产业园区生态体系。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