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养阴润燥 秋季关注肺健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26 15:41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健康
看更多
+ 订阅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以来,北京天气渐凉,且气候干燥,大家感受到了明显的秋意。中医常讲燥邪犯肺,在干燥的秋季,易患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免疫力较差的人群、慢性肺病患者等,更要加强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做好养肺润燥,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反复发作。秋冬养阴要怎么养?又有哪些中医经典名方可以养肺呢?北京晚报《健康北京》采访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部学术顾问、北京医师协会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主任医师李智,一起聊聊秋季养生干货知识。

养肺重在滋阴润燥

那么我们该如何养肺呢?关键在于养阴润燥。中医所讲的,可以理解为人体中的物质精华,到了秋冬季,应随着自然界秋收冬藏的规律,让阳气收敛的同时养护阴精。重中之重是不要做伤阴的行为,例如熬夜、辛辣油腻的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助长燥邪的气焰,让五官、呼吸道、皮肤和毛发等器官的干燥症状加重。另外,还要关注压力问题,在秋季,生理和心理上都容易上火,精神压力大会造成肝郁化火,也会导致身体不适。

值得注意的是,久病也会伤阴。不难发现,感冒拖得久或患有慢病的人群,常常容易出现精神萎靡的问题,这就是损耗了人体的阴精,若不及时调理,人会变得愈发虚弱。所以,感冒咳嗽非小病,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拖久了会变成阴虚体质,出现五心烦热(即手脚心热、心烦意乱)及盗汗等症状,人体阴阳失衡的问题变严重。

干燥易伤及哪些脏器?

不同于四季划分,中医将一年更细致地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节,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秋主肺,此时对肺的影响最大。人体对于季候变化的感知很敏感,往往到了秋天,干燥会影响人体的方方面面,例如鼻子干、鼻炎发作,口干舌燥,嗓子干疼,总忍不住想咳嗽等症状都会显现。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湿恶燥,不耐寒热。肺通过呼吸道直接与外界连通,是人体中最为脆弱的脏器之一,对冷热、干燥的反应都比较大。而且肺主皮毛,燥邪对肺的影响也会体现在皮肤和毛发上,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在秋天感觉皮肤紧绷、头发干枯脱落的原因。中医也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在干燥的时节,也容易出现便秘的问题。

中医有什么养肺经典方?

中医常说的滋阴,我们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给身体添水。当然不是简单的多喝水,而是通过服用中药等方法,增加人体的津液,从而起到给身体做水疗的效果。

当感觉到口干舌燥、总忍不住想要咳嗽时,可以服用秋梨润肺膏,其组方中含有梨子及百合、麦冬、川贝母、款冬花等中药,具有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的作用。

而如果感觉到鼻咽喉不适、气管干燥,咳嗽症状更为严重时,可以服用养阴清肺膏,其组方中含有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等中药,对阴虚造成的咳嗽治疗效果更明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要分清风寒感冒与单纯秋燥引起的咳嗽之间的区别。若是患上了风寒感冒,一般不会只咳嗽,还同时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发热等症状,此时要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等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若病情加重,出现了咳痰喘的症状,则应遵医嘱做进一步的治疗。

秋季也是过敏高发的时节,空气干燥且微生物含量高,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在中医看来都属于燥邪的范畴,会侵袭人体引发呼吸道症状。此时应及时就医,在做对症治疗的同时,整体提升人体免疫力,通过调理阴阳平衡,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直播预告:健康养生大讲堂·养肺润燥 预防呼吸道疾病科普讲座

北京晚报《健康周刊》策划的健康养生大讲堂互动直播栏目于2021年正式开讲。结合二十四节气、健康日等特殊时间节点,邀请三甲医院医生、知名养生专家、健康领域学者、国家一级营养师等嘉宾,通过浅显易懂的科普方式、真实的诊室故事,帮助大家了解常见病防治知识,从日常点滴做起,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避开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误区。健康养生大讲堂至今已开播60余场,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

今年,健康养生大讲堂焕新升级,继续陪伴大家一起关注生活中那些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926日,在天气渐凉、秋意明显的秋分节气里,我们将走进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亦庄供电公司,举办一场以养肺润燥 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题的健康科普讲座,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部学术顾问、北京医师协会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主任医师李智将来到现场,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亦庄供电公司的职工及直播间的观众讲解中医的秋季养生之道,分享秋季应对燥邪侵袭的诀窍及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干货知识,帮助大家更加健康地度过凉爽秋日。

直播时间:92610:00

直播平台:北京日报客户端京直播

校检:孙扬 张萌

审核:陶冶


编辑:汪盈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