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东城融媒推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东城实践”新时代街道巡礼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反映近年来全区各街道在弘扬使命价值、深化“六力提升”方面,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今天刊发专题报道《崇外街道:党建领航多元共治, 激活商圈赋能焕新》,敬请关注。
繁荣崇文门商圈、擦亮“党心e家”党建品牌、打造“一心多址”党群服务阵地……近年来,崇外街道大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融,不断拓展党建工作新兴领域,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党建引领下,崇外街道以文商旅融合为战略,打造活力时尚品质卓越新商圈;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聚焦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针对“问题”小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联合多方力量攻坚难点、痛点,建立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
促进商圈繁荣
“崇文喜市”释放新消费潜力
崇文门商圈面积1.12平方公里,包括国瑞城购物中心、新世界百货商场、合景·摩方购物中心等多个大型商业设施。近年来,崇文门商圈紧紧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机遇,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促进商圈繁荣活跃。
崇文门商圈面积1.12平方公里,包括多个大型商业设施。
崇外街道打造“崇文喜市”消费IP,成功举办啤酒文化生活节、国潮年货节、嗨跑夜京城等活动,实现与周边庙会、景点等消费热点有效联动,深化了文商旅场景融合,释放了崇文门商圈消费潜力。今年春节期间,崇文门商圈累计客流76.1万人次、同比增长43.03%。
前不久,2024崇文喜市·啤酒文化生活节落幕。本届活动推出4大空间区域、5大活动板块以及6大必打卡地,同时结合欧洲杯决赛日开展商圈不打烊活动。据了解,啤酒节期间,崇文门商圈日均客流7.5万人次,销售额月度环比提升18.7%,有效拉动了夜经济消费。
近年来,崇外街道围绕新世界、国瑞购物中心、搜秀商城等商业综合体的服务设施、通道连廊、娱乐购物、舒适便利等,通过“文化+”赋能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崇文门商圈改造提升,打造出崇文门商圈独具特色的规模性、整体性、特殊性、时尚性。
“新世界百货正在调整餐饮楼层,部分新招商餐饮品牌已陆续开业,接下来商场将继续加大二期地下一层二次元街区的招商工作,努力将二期地下一层打造成二次元聚集地。此外,摩方购物中心B2层的崇文门菜市场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内开业。”崇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崇文门商圈消费环境也在同步提升,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226家商户外卡支付升级工作,基本实现了商圈外卡支付全覆盖,提升外国人来京消费便利度。
聚焦民生福祉
建设“微阵地”汇聚“小幸福”
崇外街道60岁以上居民有1.13万人,约占辖区人口的25%。近年来,崇外街道结合辖区条件,争取各类资源向为老助老方向倾斜,统筹将养老服务布局建设为“区域中心+照料中心+社区食堂”辐射两个驿站的模式,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午饭时间,家住新景家园的赵大爷来到位于“党心e家”党群服务综合体内的社区食堂用餐。盖饭、水饺、羊汤……几十种饭菜价格在10元到30元之间。“这里环境好、卫生干净,价格也实惠。”赵大爷点了一碗羊杂汤和一个火烧,一共18元。出餐后,服务员帮助赵大爷添加了香菜、小葱等配料,然后将热气腾腾的羊杂汤端到老人面前。
“居民持‘党心e家’卡可享受用餐会员价,使用积分还可以抵扣消费金额。60岁以上老人、户外工作者早餐可免费享用粥和豆浆,还将面向社区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崇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体总面积380平方米,除了社区食堂,综合体还融入了便民服务、非遗传承、敬老助老等功能。
今年9月,崇外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将落成,在提供“生活照料”“餐浴护理”等基础服务的同时,补充街道内24小时集中托管和集中供餐的功能,满足辖区内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
崇东社区举办惠老服务大集。
在服务居民的同时,崇外街道还积极建设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崇外地区有4座商业综合体和15栋商务楼宇,内有餐饮商铺300余家,吸引了许多外卖小哥蹲守。前不久,崇外街道设立了面积近30平方米的暖新驿站。驿站内,躺椅、空调、雨伞、书籍、饮用水、医药箱、充电接口等一应俱全,可及时满足新就业群体日常工作、休息所需。“因为我们住得都比较远,一来一回太耽误时间,所以特别需要这样一个热天能防暑降温、雨天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外卖员小张说。
党建引领治理
消除“小隐患”维护“大稳定”
走进兴隆都市馨园小区,右手边是整齐划一的停车线,左手边是铺着透水砖的步行道,人车分流、井然有序。
兴隆都市馨园小区建成于2003年,共有居民2011户、5671人。因为停车混乱,居民12345投诉率曾经居高不下,投诉量最高的一个月达76件,其中与停车相关的就有52件。
2023年,都市馨园社区党委申请了接诉即办主动治理项目,“疏堵”结合解决小区停车治理难题。崇外街道组织公安、城管、消防等多部门开展了多次综合执法行动,拆除近360个地锁,重新规划小区内的停车位,同时协调出小区外的3处停车资源。在社区的组织下,居民参与停车自治管理,制定了小区停车管理方案,明确了哪些地方可以停车、哪些居民可以在小区内停车。
小区西南门、西北门的两个通道多辆机动车违规乱停,给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街道和社区牵头多家单位共同召开现场办公会,明确区域的管理权属,现场展开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案。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两个消防通道内违停的机动车被彻底清理。为了防止再有违停车辆,物业在消防通道一侧安装了隔离设置,并对该区域进行监管,避免类似问题再出现。
随着停车治理的推进,崇外街道进一步研究制定《崇外街道“美丽都市”环境综合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包括静态交通整治、垃圾桶站更新、管道化粪池清理等6项在施项目,以及违建拆除、房屋漏水修缮、燃气安全隐患消除等10个计划实施项目。
一年来,兴隆都市馨园小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11号楼东侧空地变为集文、娱、乐、学、赏为一体的社区特色文化新地标;单元内堆物堆料和小广告消失不见,墙壁经过粉刷和美化被打造成家门口的文化阵地;排污主管线、化粪池及连接管井进行了统一清洗疏通,居民满意度提升。
“一把手”访谈
党建引领聚势赋能 强基固本攻坚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近年来,崇外街道坚持在首都发展大局和东城发展大势之中思考谋划党建工作,聚焦党的建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出一批富含支撑性、前瞻性的工作举措,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崇外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力制度支撑和坚强组织保证。本报记者对话崇外街道工委书记陈文炯,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
记者
“党心e家”作为崇外街道党建品牌,五年来,从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历经三次重要突破,逐步成长为崇外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综合智慧平台。这个品牌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陈文炯
“党心e家”作为崇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街道探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目前,还存在政企联动深度不足、积分应用广度不够、用户活跃度不高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两个方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是强化平台功能。围绕积分流转率和用户活跃度两个核心指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丰富应用场景,激活存量积分,提高用户黏性,打通积分闭环流转体系的关键堵点,实现“万事万物皆可积分、衣食住行皆可兑换”。二是推进治理赋能。围绕基层治理实践需求,探索各种类型的“党心e+”治理项目,推动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各类资源下沉,切实把“党心e家”打造成为崇外社会治理的综合智慧平台,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大格局下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记者
崇文门商圈和15栋商务楼宇,新就业群体620余人,呈现餐饮多、居民多、快递和外卖订单多的辖区特点。如何在新就业群体中抓好党建引领,切实汇聚基层治理“新力量”?
陈文炯
街道工委聚焦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与作用发挥,坚持党建引领,搭平台、强服务、抓引领,构建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守护人、筑梦人与引路人。
“一系列”友好行动拉近新就业群体。统筹商圈空间资源,建立“崇蜂补给站”;协调大型商业综合体与商务楼宇,设置新就业群体友好电梯;联合普仁医院开设“快速医疗”通道与健康咨询爱心窗口;开展“9元吃饱”服务;利用红领巾成长营,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子女托管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
“一站式”提升服务温暖新就业群体。针对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体系不健全、沟通交流不顺畅、职业发展有瓶颈等现实问题,统筹各方资源,在教育培训、技能提升、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关心关爱,切实推动新就业群体服务从基本需求向发展需要转变。“一揽子”融入计划发动新就业群体。建立社区网格员与新就业群体“1+N”结对机制,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门清、人熟、覆盖广的独特优势,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
百姓声音
我住在崇西小区六号楼,楼下就是社区“惠美味”便民餐桌,一周7天提供午饭和晚饭,每顿饭有4荤4素,主食种类也非常丰富。便民餐桌开设前,社区党委带着物业一起充分调研,征求民意,从选址、餐品种类、价格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把好事办好,办到了百姓心坎里,解决了社区部分失能、独居、高龄群体的“吃饭难”问题,也为年轻上班族提供了方便。我家一共4口人,我和爱人工作忙来不及做饭时,就到便民餐桌打饭,一顿饭30元就能吃饱吃好。家门口有这样价格实惠、味道好的便民餐桌,真是太方便了。
——崇文门西大街社区居民
郑雅霞
我们小区以前环境比较乱,为了鼓励居民自己动手美化环境,社区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党员志愿者走出家门进行楼门文化建设,3个月的时间里,发动12个单元的120余名群众,居民自行清理楼道杂物,粉刷扶手、楼道墙面布置了手工布贴画福字、风景人物画、小朋友涂鸦作品,每个单元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良好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居民的好评,大家开始有了单元认同感,也提升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热情。
——都市馨园社区居民
季家君
策划:郭佳 洪珊 乔斐 李帅 张博 黄明健
文字:庄蕊
图片:崇外街道 王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