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正式启用
长安街知事 | 记者 刘晓琰

2024-09-29 11:06 语音播报

时事
进入
长安街知事
看更多
+ 订阅

928日,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启用大会举行。目前,通州校区先期运行8个组团、约50万平方米建筑已全面竣工,具备了独立运行办学条件。行政服务中心楼群等16.6万平米建设任务正在按计划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总用地面积1652亩,总建筑规模105万平方米。启用先期运行期间,学校将充分发挥新校区资源和区位优势,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一院一策”组织各院系开展教学、科研、智库、文体活动,让通州校区充满人气、生机与活力,成为求学与治学的新殿堂、成为人大人精神薪火相传的新天地。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将研究机构、学术论坛、学术资源引向通州校区,形成品牌学术文化优势。加强新校园和周边市政环境及城市运营系统协同联动,为探索多校区管理模式积累经验。

启用大会现场。图源: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启用仪式上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的正式启用,意味着通州区域内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开始先期运行,标志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根本性改善、整体性跨越初见成效;标志着城市副中心建设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花结果。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指出,通州校区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之举和生动实践,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州校区建设工作,通州区和各部门协同作战,全力支持土地规划、施工建设、资源保障等工作,最大限度保证了校园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是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带动区域发展方面具备很好的基础和潜力。希望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推动通州校区建设发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主动服务区域建设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谱写建设教育强国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主持时指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的规划建设是党和国家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学校更好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学校加快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主持启用仪式。图源:中国人民大学

林尚立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来到通州办新校区,得到了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极大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十分珍惜国家的信任、党的信任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信任。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不仅将建成国际一流的校园,更重要的是,学校将立足通州校区,将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推向世界一流,这里将是未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孕育地,学术的创造地以及创新的大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还将把通州校区的人才培养与中关村校区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机构的建设联动起来,构建一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的相互联动、相互支撑,同时又能不断提升的新的办学大格局、大平台、大联动。


编辑:周经纬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