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 12:35
用财政资金杠杆撬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近日,两只新质生产力发展平行基金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正式设立。此次设立的基金由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国投”)联合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投资”)、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银投资”)共同设立,总规模200亿元。这是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首批落地北京亦庄,也是北京亦庄设立的规模最大的AIC股权投资基金。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经开区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形成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并在全市率先全面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大未来产业,全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自主技术高地、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和未来产业策源高地。新质生产力发展平行基金的设立,为经开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平台,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进一步降低企业创新发展资金成本,打破区内相关产业企业发展桎梏,积极引育产业链上中下游核心技术企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开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此次设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平行基金,采取项目出资形式,创新性采用了平行基金模式,两只基金将全部投资于经开区产业项目,通过银行机构资本力量进一步强化金融“活水”强链补链延链融链作用。该负责人介绍,在投资时,基金将先确定拟投资项目,再由各LP根据项目进展和投资计划实际出资,极大地减少了资金闲置,有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基金投资效能。
新质生产力发展平行基金的设立,进一步丰富了北京亦庄基金体系,能够有效拓展资金来源、撬动银行体系资源助力亦庄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据悉,亦庄国投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旗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达成总额百亿基金合作协议,经开区AIC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已达300亿元。
“我们已形成直投基金、市场化子基金、并购基金、CVC基金等完善的基金管理体系,构建了覆盖企业发展种子期、天使期、VC和PE阶段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基金生态。”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首都实体经济“压舱石”,经开区将充分发挥基金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前来投资,加快塑造发展新势能,持续推动经开区产业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关
北京亦庄首只30亿并购基金锚定健康产业
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康桥医疗健康并购投资基金正式设立,这是北京亦庄设立的首只并购基金,旨在深入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扭住改善资金供给这个关键,进一步推动北京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强圈固链”,加速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据悉,该基金由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物医药公司”)与康桥资本合作设立,总规模30亿元,将重点关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通过探索控股持有+主动管理模式引进生物医药成熟项目落地北京亦庄,为区内生物医药创新生态赋能,持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
“‘控股持有+主动管理’的模式,是北京亦庄主动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新打法新路径的积极尝试。”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康桥资本是一个专注于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的私募基金,在医疗健康产业并购领域积累并具备了丰富的操盘经验及技术能力,已成功将超40个高质量海外管线引进中国。这次新成立的并购基金就是要充分发挥康桥资本在医疗领域的并购经验,为经开区导入行业成熟资产的模式,不断引入资产优质、确定性高、现金流稳定项目,叠加协同新产品或新业务,进一步发挥资产规模效应。
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北京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已聚集全产业链企业4900余家,产值规模在北京市占比近一半,获批临床一类新药更是占全市57%。目前北京亦庄正在积极布局细胞基因治疗和高端医疗装备智造两大战略领域产业链,全力打造北京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不断升级产业支撑体系,本次基金的发起人之一——生物医药公司就是经开区第一家平台公司。作为生物医药全链条产业生态的“构建者”,生物医药公司从技术、人才、金融等五大服务着手,形成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的产业平台载体,本基金就是公司进一步提升平台园区的全生命周期产业促进能力、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具体举措。
亦庄康桥医疗健康并购基金的设立,也补齐了北京经开区企业全生命周期资本生态最后一环。至此,北京亦庄已形成直投基金、市场化子基金、并购基金、CVC基金等完善的基金管理体系,构建起了覆盖企业发展种子期、天使期、VC和PE阶段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基金生态。下一步,北京亦庄将继续围绕“44637”发展体系,精准匹配大中小型企业全周期融资需求,充分发挥基金引导作用和辐射效应,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加速汇聚,加快创新技术产品孵化和转化应用,持续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发展,全力扛起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和实体经济“压舱石”的职责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都新实践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