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通史》:一座通往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桥梁
北京日报

2024-09-30 14:37 语音播报

京报读书
进入
京报读书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在当今世界,存在着一种日益严重的现象:对阿拉伯和伊斯兰的历史与文明缺少普遍的尊重与了解。这种尊重既包括对其文化习俗、宗教戒律以及历史的尊重,也包括对其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的尊重。《阿拉伯通史》的出版可以说填补了这一方面学术图书的空白,也为读者搭建了一座通往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桥梁。

此书作者菲利浦·希提(1886—1978)出生在黎巴嫩,毕业于贝鲁特美国大学,后赴美国深造,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任该校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希提教授毕生从事中东地区的语言、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代表作有《阿拉伯通史》《阿拉伯简史》《黎巴嫩史》等。

《阿拉伯通史》一书是希提教授积十年之功,经历无数次修订完善而成。全书分为六大编,用52章的篇幅介绍了有关阿拉伯半岛的土著居民和所有说阿拉伯语的民族的历史,讲述了阿拉伯文明全盛时期的故事,还有它对欧洲文艺复兴所作的巨大贡献。

在这部巨著中,希提非常注重把握历史的全景式描写,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同时又以生动流畅的笔触,为我们作精彩纷呈的细节呈现,不时表现出的诙谐、活泼的语调为阅读增添了不少趣味性。书中大量引用的原文——诗歌、游记、演讲和法令条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全书共有约70幅插图,内容包括建筑、绘画、手工艺品、钱币等,还有21幅地图、25张历代王朝一览表,书后还有长达76页的地名、人名索引。同时在正文的边缘附有作为内容提要的小标题(中文版还附有英文版相应位置的页码),以便于读者参考。这部七十余万言的大著附有两千多个脚注,这些注释内容大都来源于中世纪时期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这成为这部高水平学术专著的一个品质标志),同时也有不少援引自西方学术界关于东方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部书稿多年来曾经作为希提在大学教授研究生课程时的基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一些很好的批评建议,也被希提教授及时采纳到了书稿中。此书的写作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同时他还会将学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吸收进来,采用最新的资料对正文和注释作补充修正。希提教授每年都会去书中所涉及的阿拉伯国家实地踏访,与众多阿拉伯学者、专家深入探讨,集思广益,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对书稿内容不断加以充实更新。正是因为下足了调研的功夫,全书被誉为“研究阿拉伯-伊斯兰教历史的权威性著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会员、原哈佛大学中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人员瓦利德-卡里迪先生在2002年为《阿拉伯通史》修订版撰写的前言中这样评价此书:“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它的领袖美国,此前从未有过如此之大的精神需求——渴求阅读一本介绍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民族情况的权威性学术专著,且要求作者不带任何情绪或偏见,只是如实地讲述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历史。可以由其来完成这项对西方大众进行启蒙教化的紧迫任务。”

《纽约时报》则称:“希提教授此书的卓越品质与突出价值在于占有原始资料基础上的旁征博引,以及浸润于字里行间的浓郁的历史氛围。”

从以上的评论不难看出此书的经典品质。此书自1937年英文版问世以来,先后被译为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乌尔都语、意大利语、波兰语等多种语言出版,深受各国读者欢迎,一直是长盛不衰的常销书,并被许多学者当作案头常备的工具书。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中文版的译文精准而又完美地传达了原作的精髓。译者马坚先生是一位资深的阿拉伯语教育家、翻译家和伊斯兰宗教学家,曾就读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和开罗大学语言学院,1946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为中国阿拉伯语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可以说,希提先生的学术水准与马坚先生的如椽译笔的结合,是保证此书卓越品质的双保险,定会给广大中文读者带来不可多得的阅读享受。

(作者为《中国文学》原执行主编)

京报读书

编辑:高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