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引领中国乳业新质生产力 宁夏全数智超级工厂开创智能制造新时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30 15:01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京报传媒
看更多
+ 订阅

随着消费者健康需求的不断释放,乳业作为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创新已成为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作为中国乳业龙头,蒙牛前沿布局智能制造,成功打造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超级工厂——蒙牛宁夏工厂。创新驱动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更渗透到乳品生产的全链条中。从上游奶源、智能制造到生态友好,各个环节都在通过技术革新推动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这不仅符合乳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不断满足着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和营养需求。

全面拥抱数智创新不仅提升了蒙牛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未来,蒙牛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和数智化转型,助推行业实现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引领乳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134556”数字解码智慧工厂

在黄河岸边、塞上江南——宁夏银川灵武,坐落着蒙牛的4.0版本“超级工厂”。在这座科技感十足的工厂里,高速纸包灌装系统平均每秒灌装12包牛奶,一盒牛奶从牧场到包装下线全程不超13个小时。100名员工,每年可以创造产值100亿元……智慧工厂如何成就这样的奇迹?

“我们的理念就是‘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将所有业务数据化、所有数据业务化,让数据驱动系统指挥,颠覆了传统的人指挥人的管理模式。”宁夏工厂相关负责人这样来介绍蒙牛宁夏工厂的“智慧”之所在。

2023年5月28日,蒙牛乳业宁夏工厂正式投产。作为当前全球单体最大液体奶工厂,这座智慧工厂首创乳业流程化、系统全数智化覆盖,而其背后的高效能密码“134556”受到业内普遍关注。破译这串密码,也是解读这座“超级工厂”的关键。

高效能密码的首位数字“1”,就是“全数智化”,即智慧工厂的施工蓝图和整体定位——“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有了蓝图,如何落地实施则是关键。宁夏工厂最大突破就是“三个彻底打通”:从牛奶到餐桌的产业链打通;工厂内所有设备的接口连接全部打通;整个系统集成打通。这意味着牛奶的生产过程不是离散的数智化升级,而是3个“全链条”彻底打通的“全数智化”。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工厂搭建的“6大平台”——智慧采供、智慧能源、智慧生产、智慧检验、智慧物流和智慧园区,从产线到安防,到日常办公、人员流动,以数字化的智慧应用推动整个园区的高效能运转。在驾驶舱内的宽大屏幕上,工厂生产数据实时更新,运维工程师们一目了然便捷掌控生产全流程。

其中,智慧工厂对采购环节更是从逻辑上实现了颠覆革新。蒙牛集团智能制造有关负责人将工厂的智慧采购比喻为“旅客入住酒店”,工厂内有多少货位、将有多少货物抵达,所有一切都提前预定。智慧工厂采用定制车辆,可与库房既定位点接轨,当装载货物的车辆抵达后即可一键卸货,随后整个库房里的货架会自动分配任务,而所有的空料架也将一键装车,再直接返回至供应商处,整个流程实现无人化操作。

四效合一 掌握高效能秘诀

数智化时代,一切都在被重新定义。在蒙牛宁夏工厂中,管控一体、一人多岗、系统指挥是工厂运行的关键要领。

想要在这座智慧工厂里看到工人作业并不容易,取而代之的是机器设备在数智驱动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动化生产。基于全数智化逻辑和新的运营模式,工厂的组织架构也相应地作出了调整。不同于传统工厂的“金字塔式”的管控命令模式,智慧工厂采用网络与平台化管理,赋能激活模式,形成一人多岗、随机调动的灵活作业方式。

在灌装车间内,工厂采用全球超高速度的灌装机,达到一秒灌装12包牛奶,一小时4万包牛奶的惊人速度。包装过程中,生产线使用自主搅料、自主供料的模式,通过预埋机位点,实现包装自动化,打造人机高效协同的创新模式。基于目前的生产情况,包装车间仅需要10名工作人员,而在传统模式中,同样的工作量需要200人来完成。得益于智能化生产系统,工厂实现了生产流程的闭环管控,满足产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质量一键追溯效率从2小时缩短到2分钟,确保每一滴牛奶都符合产品品质。

经过一年运行,宁夏工厂4大指标“坪效”“人效”“品效”“能效”表现优异,真正实现了“四效合一”。与传统工厂相比,宁夏工厂空间利用率提升37%,包装效率提升67%,坪效提升2.06倍;在人效上,劳动生产率提高近20倍,实现“百人百亿”的突破;在能效上,智慧能源系统可优化设备数量,减少异常损耗,实现能源消耗整体降低43%。

创新绿色 引领乳业新质未来

蒙牛乳业宁夏工厂所在的银川,地处业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发展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被誉为“奶牛的天堂、乳企的福地”。特别是灵武市高标准规划建设22.4万亩现代养殖基地,规模奶牛养殖场63家,奶牛存栏18.9万头,日产鲜奶2782吨,生鲜乳主要指标均高于欧盟标准,显著优于国内平均水平,已初步形成了从奶牛养殖、良种繁育、饲草种植、饲料配套到精深加工、产品包装、科技研发高端奶全产业链。

此外,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也是工厂建设核心之一。任务驱动是智慧工厂运行的关键,智慧能源系统会自动评判生产和能源之间的匹配,根据生产状况优化使用设备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目前,该工厂已通过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绿色建筑金级认证。在宁夏工厂中,绿色可持续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从生产线的布局到设备的选型再到废料的处理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这种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仅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要求,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响应国家奶业振兴政策的重要成果,蒙牛乳业宁夏工厂也是中国乳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全方位数智化、绿色低碳和高效能管理,引领乳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这是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蒙牛宁夏全数智化工厂打造的背后,正是企业加速发展乳业新质生产力的表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乳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宁夏工厂数智化转型方向,也是蒙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蒙牛联合培育出优质苜蓿系列品种,推进奶牛基因改良和高效扩繁技术,突破上游“卡脖子”技术;联合江南大学研发的“MLCT结构脂与新型OPO”婴幼儿配方乳粉科研成果打破技术垄断;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通过中美两国审批认证。今年6月,蒙牛集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提报的“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再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蒙牛持续践行“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上游牧场,蒙牛旗下圣牧草业十余年累计种植沙生树9800万棵,绿化沙漠200多平方公里,打造了全球唯一的沙漠有机奶源基地。在生产环节,蒙牛拥有30座国家级绿色工厂,在云南曲靖建设国内乳业首家双认证“零碳”工厂。在下游,蒙牛优化包装材料和设计,降低产品碳足迹,“蒂兰圣雪”冰淇淋等多款产品实现了碳中和。 



编辑:余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