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 17:01
在北京西郊香山的双清别墅入口处,悬挂着一幅巨大的黑白照片:在六角红亭旁,毛泽东主席端坐在靠背椅上,上身微倾,一手持报,一手轻搭在膝盖上,目光炯炯,神情自若。他手中的《进步日报》的版面上,“南京解放”四个大字十分醒目,而右侧一则报道标题“千里江防转眼粉碎,南京反动政权灭亡”,清晰可见。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4月25日,这是毛泽东主席入驻双清别墅的第三十天,是一直跟随中共中央执行摄影任务的摄影师徐肖冰拍摄的。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和中央机关准备迁往北平。
当时,北平解放不久,城内仍然潜伏着许多国民党特务,人员复杂。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的叶剑英和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考察后决定把毛主席和中央机关安排在北平西郊的香山。这里山峦叠嶂、景色宜人,又远离闹市区。
为防备国民党飞机的轰炸,由当时负责驻地保卫工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某部,派出工兵第二团三营,在山梁底部开凿一个防空洞,安全有了较高保障。为了保密,驻香山的中央机关对外称劳动大学。
3月27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入驻香山双清别墅的第一封级别为4A级的电报:刘陈邓粟谭,同意你们十五日后发起渡江战斗。
此时,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约百万人分为西中东三个集团陈兵长江北岸;对岸,国民党部队沿江设防,构筑了立体防线,国共双方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一方面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隐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提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总揽军政大权,积极扩军备战。
4月1日,南京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到达北平,首席代表是张治中。为了促成和谈成功,毛泽东主席还做了许多相应的部署。依据谈判情况,决定我军推迟一星期渡江,即由十五日渡江推迟到二十二日渡江。
4月13日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南京政府代表团举行第一次正式谈判,讨论由中共代表团提出的和平协议方案。
十六日,毛泽东主席又致电前线指挥员:“南京是否同意签字,将取决于美国政府及蒋介石的态度。如果他们愿意,则可能于卯哿(四月二十日)签字,否则谈判将破裂。”毛泽东主席在电文中特别强调:“你们的立脚点应放在谈判破裂用战斗方法渡江上面,并保证于二十二日(卯养)一举渡江成功。”
金民卿
中国历史研究院 研究员
毛泽东和我们党的领导人从人民的立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角度出发,所以当时我们中央的决策就是,第一我们争取和平,通过和谈的方式减少牺牲,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好渡江战役的准备,绝不能够陷入到这种“和平”的骗局当中。
4月20日,南京政府复电,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国共和谈破裂。
4月21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由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的第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乘风破浪,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南京宣告解放。
消息传来,毛泽东主席内心欢喜,挥毫写下了著名的雄壮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至1949年9月底,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都已获得解放。随着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建立新中国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要求,这个问题便提到现实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毛泽东主席在领导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同时,早已看清时局发生的深刻变化,着手筹划怎样建立一个新中国的问题。
1949年3月26日,黄炎培来到香山双清别墅。会谈中,毛泽东主席回顾了与黄炎培在延安的“窑洞对话”,说如何跳出周期率是共产党人要破解的“赶考”难题,并且要奋斗不息,诚意恳请黄炎培不做旁观客,要做共产党人的诤友。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的恳切邀请下,黄炎培打破了他不为官吏的固例,担任新中国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等职。
以黄炎培先生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争当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诤友,自觉担起了参加国家建设的历史重任,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为了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同时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毛泽东主席用两天两夜一气呵成写就了《论人民民主专政》。
这篇8000字的文章于1949年6月30日由新华社发表。7月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头版全文刊登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7月2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英文版《论人民民主专政》。
文章刊发当月,《论人民民主专政》单行本在全国印刷两版共9万册,仅平津地区发行量就达4万余册。当月,《论人民民主专政》单行本和英文版印刷发行,很快被抢购一空。这篇文章后来传到世界各地,被译成多国语言,在各国广为传播。
如今,不同版本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在香山革命纪念馆集中展出,近200个不同版本,每一个版本都在向后来人讲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
毛泽东主席在香山办公居住共181天,没有休息日。他先后起草了179封电报,撰写了21篇重要文章、社论、新闻稿。香山双清别墅不仅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过渡时期的指挥部,也成为了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历史见证地。
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却交出了进京“赶考”的第一份答卷。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