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你知道多少
2024-10-08 09:1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标志着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寒露节气的特点

这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明显下降,天气逐渐变得寒冷。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属常见。此时大雁南飞,菊花渐黄,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白露”,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

寒露节气的风俗

赏枫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北京地区观赏红叶的时期是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其中最佳时期是10月15日至30日。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吃芝麻:寒露时节有吃芝麻的习俗,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芝麻可广泛应用于食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用芝麻榨取的香油,不仅是热菜和凉拌菜的调味佳品,也广泛用于食疗解毒。

吃花糕:由于寒露与重阳节往往相近,人们在这个时节还要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金钱花糕”。

喝菊花酒/茶: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菊花酒据说对人的身体大有益处。大家在这天也喜欢多饮枸杞菊花茶。

钓鱼:在江南地区,人们除了赏菊花,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就是说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吃螃蟹:寒露前后,虾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编辑:张燕梅


作者:

河山新闻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