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14:58
郑宇轩 北京市丰台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
指导老师:赵红宝
拍摄地点:天坛公园
诵读内容:《祈年殿》(节选)作者:肖复兴 来源:《天坛六十记》
【原文】
从东门进天坛,沿着长廊走,是如今通往祈年殿最便捷的一条通道。
自古建国之制,遵从的是左祖右社。明朝在北京建都,除了在皇宫左右建立了太庙和社稷坛,也就是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外,还特别在皇宫之南建立了一座天坛,是认为天比祖庙和社稷更为至高无上,或者说天是世界万物包括皇帝在内的统领者。在北京乃至中国所有的皇家坛庙中,天坛的位置居首,是无可争议的。而祈年殿,又是天坛重中之重。无论它的信仰伦理的意义,还是它的建筑艺术的价值,都是绝无仅有的。
祈年殿,上中下三重,红柱金窗,天蓝色琉璃瓦铺顶,内铺金砖,正中有天然龙形方石。祈年殿外,汉白玉栏杆,也是分为上中下三层,正中的台阶上有龙纹石刻。祈年殿建筑的圆形,自然和古人对天圆地方的理解相关,《北平的天坛》中说:“圆的建筑,始于原人时代,古罗马的灶神庙,与祈年殿的形式,可称无独有偶了。北极的土人美洲的土人,以及高卢人的居室,都是圆形的。”这可以说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来自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愿意来天坛看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