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莹  北京市顺义区双兴小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0 12:23


刘鑫莹  北京市顺义区双兴小学

指导老师:张海鹏

拍摄地点:景山公园

诵读内容:《北京中轴线》节选  作者:月珍  来源:《北京中轴线》

【原文】

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生命之线,就城市发展与建筑艺术而言,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城先有规划后建城,中轴线就是这一规划的核心。

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北京一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写道:“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中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整个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8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

早在元代,中轴线就正式形成了,位置在如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上,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

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建立中轴线,目的是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

随着北京的发展,中轴线也发生着变化,有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是历史上北京城的中心建筑一紫禁城。它代表的是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北京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紫禁城的核心当然是中轴线。

第二个里程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的建立。它赋予了具有悠久传统的中轴线以崭新的意义,在文化传统上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含义,显示出城市建设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时代特征。

第三个里程碑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兴建。它是北京城中轴线向北的延伸,也是北京中轴线第一次转过头来向北发展,是北京城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探寻古迹 礼赞祖国 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朗读比赛

编辑:姜宝君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