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市域公交线路增加至38条、东夏园等交通枢纽预计“十四五”末期投入使用、东六环入地年底具备通车条件……今天,市交通委、公交集团等部门联合发布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其中,多个涉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京津冀的重点项目尤为引人关注。
公交
首先是公交领域,目前,北京公交拥有运营线路2257条,其中常规公交1256条,多样化专线178条,定制公交823条。今年以来,已优化公交线路90条。公交站点接驳地铁车站出入口距离小于50米占比已达87%。预计到“十四五”末,50米内接驳比例将达到90%。通学公交自今年春季学期新增东城、石景山、通州、大兴4个区;今年秋季学期,通学公交服务范围扩大至回天地区。截至目前,运行线路272条,服务学校108所。
公交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很多上班族通过公交车联通双城生活。目前,跨市域公交线路现已增至38条,服务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北三县等多个河北省市县地区,每天运送往返北京和河北的乘客数十万人。
北京公交也不断扩大雄安地面公交线路规模,从最初2条公交线路增至20条常规公交线路、7条定制公交线路以及1条自动驾驶线路,实现公交线网在容城、雄县、安新三县全覆盖,已成为雄安新区城市公交最大的运营主体。
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
而在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方面,目前正在建设多项市级重点工程,比如通马路、亮马河北路、春明路、安立路、北清路等,正在按照市、区政府的计划有序推进。
目前,通马路、环球影城、苹果园、东夏园、望京西等七座公交枢纽正在建设,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规划,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望京西、丰台站、朝阳(星火)站、东夏园等新建枢纽将陆续投入运营,总运营枢纽将达到15座。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领域,截至2024年9月底,北京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276公里。北京“七放射+地区环线”的国家高速公路主格局基本建成,交通对外辐射能力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目前,北京在建高速公路共7条。其中东北方向3条,为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约34.8公里)、京平高速改扩建工程(26.5公里)和京密高速(机场南线-六环路段)(全长10.3公里)项目。西部山区3条,为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灵山互通-市界)(8.5公里)、 108新线高速(全长约60公里)和涞宝路新线高速(全长约30公里)。城市副中心1条,即东六环(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改造工程(约16.3公里)。
东六环改造工程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2023年8月21日实现盾构隧道7.4公里双线贯通。目前正在进行路面工程施工,按计划今年年底建成具备通车条件;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西六环-灵山互通段于2024年7月1日建成通车,灵山互通-市界段力争于今年年底建成具备通车条件。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张群琛
微信编辑: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