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345热线“智能服务”提升效率,话务员平均4.8分钟完成一件工单录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1 19:43 语音播报

城事

截至下午3时,当日受理市民来电已超过4万件;丰台区看丹街道承办量20件居第一;市场管理类诉求占了“大头”……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实时数据,反映着群众的急难愁盼,也体现着接诉即办的速度。

今年1月至9月,北京12345热线已受理1771.5万件群众来电。面对海量民生大数据,北京升级“智能服务”,提升话务员受理、派单、回访效率,探索打造一条全智能的贴心热线。

走进北京12345热线受理大厅,一片繁忙,话务员坐在工位上接听电话,处理工单。记者看到,每名话务员面前“一机双屏”,一边是电话接听系统,另一边是智识库查询界面。

“12345热线平均每天受理7万余个来电诉求,为了让话务员接得快、派得准,我们上线了集智能知识跟随、智能转写、智能填单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坐席助手系统。”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信息宣传处副处长杜宪法介绍。

“我两年前在一家培训机构充过卡,但后来机构跑路了……”“机构叫什么?什么时候交的钱?您一共充了多少?”在一问一答的语音来往中,智能助手能快速提取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一通电话结束,一个工单也就填完了。

记者注意到,坐席助手能将市民与话务员通话内容实时转写成文字,并实时展现在辅助屏幕,话务员可以通过简单编辑内容后生成工单,提高填单效率。另外,该系统还能通过对话内容,实时智能推荐知识库条目,辅助引导话务员解答,省去了话务员手工搜索知识库的操作步骤。

杜宪法介绍,目前,通过智能来电意图识别、智能分类推荐、智能地址标准化等技术手段,可以辅助1710名话务员受理来电,他们的工单录入速度由7.2分钟/件提升到4.8分钟/件,用时降低33%,显著提升了来电受理效率。

智能服务的升级也体现在回访上。今年,热线中心试点推出了智能回访机器人,可根据预设的任务对市民进行诉求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回访。

经过5年多的实践探索,12345市民热线已经成为数据富矿——汇集了1.47亿件群众诉求记录、300余万条企业法人数据和7000多个社区(村)点位信息,这些都是赋能城市治理的宝贵财富。

杜宪法说,热线中心正在通过定制类、应急类、分析类等数据的分析,参与北京城市治理。比如:定制类数据主要是为各区各部门优化调整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应急类数据将带有苗头性、风险性的诉求,及时提供至相关部门,提高预警处置能力;分析类数据主要建立完善行业诉求画像功能,常态化开展接诉即办工作体检,提前预判季节性、周期性、规律性问题。

“我们已经建立了以诉求量分析、类别分析、地域分析、城市问题台账为主要内容的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搭建多个应用分析场景,高频事项和高发区域一目了然。”杜宪法说,未来将通过数据系统化集成和智能化管理,不断提升接诉即办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