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 23:42
《旧都文物略》汤用彬、陈声聪、彭一卣 著 1935年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编著
日新月异如当下,时间仿佛开了快进,裹挟无数闪烁虚影,使人心焦慌乱。于是我更乐于追寻那令人心安的真实与长久。岁月失语,惟文物能言。当镜头聚焦文物时,我们仿佛得到时光老人的特许,用光影一帧为文物抵挡住时光流逝,这便是我收藏《旧都文物略》一书的原因。
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北京降为特别市更名“北平”,以“旧都”身份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这时昔日“帝都”与“国都”的光环不再,北平城市经济日趋衰退,要以何种定位示人以重拾往昔之繁荣,成为当时北平市政府亟待解决的要务。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现代旅游逐渐在北平兴起,“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逐渐被“走出家门,面向世界”的观点取代,社会各阶层积极投身形形色色的旅游活动中。为了将北平建设为“东方最大之文化都市”,发展旅游以振兴北平已成当时各界共识。1934年,时任北平市长袁良更是提出游览区建设计划,一方面修缮古建,一方面改进城市配套设施。“北平游览区内之古迹名胜已修葺矣,道路已修葺矣,游人之居处、游乐场所已建设矣,如无有计划之国际宣传,外人何由而知我游览区建设之完美伟大?”在此背景下,由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编著,汤用彬、陈声聪、彭一卣执笔的《旧都文物略》一书于1935年问世。
有幸结缘的那本,也正是1935年12月发行的初版。与当时市面发行的旅行指南相比,《旧都文物略》不可不谓之豪华:8元的售价,8开藏青色精装,大而厚重,封面烫金“旧都文物略”五字。
所谓“旧都”,自然不是以当时北平市区划为界,凡历史上伟大、有名的建筑,均在此书作详细叙列。写作方式上与《日下旧闻》《宸垣识略》相似,语言风格半文言,考证详实,分城垣略、宫殿略、坛庙略、园囿略、坊巷略等12部分,详尽介绍了北平的文物古迹、市井民俗与百工技艺。
《旧都文物略》的亮点不仅在于展现文物古迹,更重要的是用摄影支撑起“旧都”视觉框架,用当时新技术展现旧都美。民国时期随着照相网目铜版印刷技术普及,新兴出版物越来越多地用摄影图片代替传统绘画来传播信息。编者言此书编撰以“刻画景物于天然”为宗旨,书中刊有陶履敦与卢开运所拍近400幅精美照片。其中文物古迹占三成,市井民俗近一半,百工技艺约两成,且照片“皆一一实地取景,力求精美”,与文字相互作用,以达到“增阅者兴趣”“得实证之助”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体现彼时北平之新容,一些古建修缮中的面貌也被摄影师记录下来。此外,照片中很多地方现已消失在城市改造的洪流里,这些对于北京城市发展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摄影角度,《旧都文物略》还有一点十分不同。常见的清末民初照片,在那些空旷的空间中、宏伟的古建前,时不时会有身着非当时衣装,而是旧时服饰的人闯入镜头被定格下来。照片中他们似乎没有进行特殊活动,但为何出现的频次如此之高?不仅影像如此,早些的铜版画、外销画也多如此绘制。如此布置,似乎反映了外国人的独特审美偏好——那些建筑与那些人一样,属于一个拥有久远过去但趋于衰败的文明古国。但在陶履敦与卢开运的镜头中,取景主体突出,视角直观正面,犹如为建筑及其构件拍证件照,用真实清晰的镜头语言去反映古建本身,用影像的纪实性去诠释,而不是刻意营造某些东方意境。
如胡适先生所言:“这些照片有助于我们国人搁置传统偏见,学习欣赏和领会北京的历史遗迹,它们是中国文化遗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摄影不只是用以记录文物古建的媒介,更是一种追忆与冥思的手段。它们过去的历史、现在的意义、未来的命运,用定格的光影述说与保存。故都镜览,徜徉于《旧都文物略》影像与文字中,我们有幸魂穿北平;与古为新,我们得以与百年前的背包客一样对那时的北平发出由衷感叹,更让我们找到城市精神的栖所与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