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小 成就于大 科技金融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新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2 15:06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金融
看更多
+ 订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生物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随着技术创新,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生物医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柱,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市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2024年4月,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联合推出《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形成多维度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致力于小,成就于大,作为“创新创业者的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凭借对科技创新的深刻理解和契合科技企业特点的科技信贷文化,坚定不移地走在科技金融与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融合的前沿,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金融服务,助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开启发展新篇章。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拥有我国最具标志性的生物医药市场,也是生物医药研发能力最强的地区。从产业发展优势来讲,北京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领先的研发能力、系统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体系、坚实的产业基础与市场潜力、优秀的人才和创新生态、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开放环境。这些优势共同推动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创新,从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北京中关村银行自设立之日起,就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行科技金融中最重要的板块进行布局。截至2024年上半年,北京中关村银行已与280余家生物医药产业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有授信合作的企业近140家,已基本构建了涵盖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CXO(合同加工外包)、智慧医疗等全产业链的特色金融服务体系,得到诸多客户和专业投资机构的认可,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从投融资角度来讲,生物医药产业的金融服务极具挑战性。生物医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过程。新药研发往往需要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大,且成功率相对较低,即使新药成功研发并上市,还需要面对市场准入和商业化的挑战。很多技术创新能力强、有发展潜力并真正需要融资的企业,往往没有收入、没有利润,也没有可供抵押的实物资产。对商业银行来讲,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银行在评估项目时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要对企业的业务模式有清晰的认识。

为提升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北京中关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措施。一是积极引入生物工程、医学、药学等领域的高学历人才,充实到授信审批和前台营销部门,打造专业化的营销团队与审查审批团队。二是持续开展对生物医药细分赛道的深入调研,授信管理部门出台了《中关村银行医药研发与制造行业概述及授信风控手册》,并定期开展回溯分析和更新,为前台营销部门服务生物医疗企业提供授信政策依据和业务操作指引。在授信审查审批机制方面,实行特色化“三查”。三是针对生物医药企业普遍面临的长周期投入,持续资金短缺问题,创新推出“惠才计划”、认股权贷款、股权激励贷款、并购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业务发展模式,灵活设计业务品种、贷款期限与还款方式,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四是强化内部资源保障政策支持,从降低内部资金成本、提高不良容忍度、鼓励拓展首贷户等方面给予资源倾斜。

坚定不移服务创新药研发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带量采购及加速审评等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创新药行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创新药行业普遍面临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失败风险高的挑战,使得传统信贷难以介入。北京中关村银行积极拓展与创新药企的合作,努力为具备前沿技术的药企提供金融支持。尤其在最近两年,北京中关村银行坚持探索差异化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入调研,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创新药企业,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与北京中关村银行合作的创新药企业涵盖了市场主流的制药方法,包括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基因编辑、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类药物及新型疫苗制品等。涉及的适应症从癌症肿瘤到神经退行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多个领域。合作的企业不仅包括如艺妙神州、博雅辑因、中因科技、五和博澳、普祺医药、康蒂尼药业、先通医药等北京知名新药研发企业,还包括了一些初创期的创新药企,如可瑞生物、神济昌华、君科华元、博迪贺康、森妙生物、益科思特等,展现了北京中关村银行在整个创新药行业生态链中的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

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某创新药物研发公司,14年来一直专注于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抗炎免疫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的研发。由于企业产品研发时间长,资金消耗大,又没有固定资产用于担保,以往只能依靠股权融资支持。北京中关村银行基于深入的行业理解,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基于药品特许权的研发贷。通过创新方案设计,企业将具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药品特许经营权)向银行提供质押,获得中长期贷款资金支持,并依据企业需求搭配部分流动资金贷款,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产研发资金不足的难题。

强化对医疗器械的金融服务

助力国产医疗设备崛起

随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趋于稳定,中国市场以其快速的增长势头成为焦点。然而,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市场份额仍然主要依赖进口,这为本土企业的崛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北京中关村银行紧抓国产替代、DRG/DIP(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国家医疗保障按病种分值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市场机遇,已与一批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建立授信合作,涉及行业覆盖健康管理、监控、诊断、治疗、康复环节的智能诊疗设备与耗材行业全产业链条。

针对国内医疗器械研发的特点,北京中关村银行制定了差异化的授信策略。对于尚处于研发阶段的医疗器械企业,重点关注其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并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临床试验和获取医疗器械证书。对于已获得医疗器械证书的企业,关注产品在市场的反馈和院方需求,从多维度评估企业的商业化能力,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和多样的资金支持。赛诺威盛、博辉瑞进、新羿生物、深瑞达等一批医疗器械领域的企业在北京中关村银行的支持下获得持续发展,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关注医疗服务体系发展

金融助力CXO行业创新

CXO行业的兴起,以其灵活的金融服务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突破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随着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医疗外包服务的渗透率持续提升,专业化分工也更加明确。CRO(医药合同研发机构)、CMO(医药合同生产机构)、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等在细分领域各自发挥专长,为制药企业提供从新药研发到商业化生产和运营的全链条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了医药企业运营成本。反过来也推动CXO行业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市场空间。

北京中关村银行已与多家知名CXO企业如百奥赛图、爱思益普、天衡药物研究所、盈科瑞等开展了深入的金融合作。通过综合运用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认股权贷款、股权激励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为CXO企业设计了一系列灵活的金融服务方案。

某企业是一家领先的临床前CRO企业,公司初期并未与商业银行有太多合作。随着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计划的推进,北京中关村银行在企业面临资金需求时迅速提供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员工股权激励贷款等组合金融产品,以服务的高效率、金融产品的高契合度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关注智慧医疗新模式

金融服务引领科技与健康相融合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创新药、医疗健康产业跨界融合,为医疗模式带来了加大的创新空间,大健康产业边际持续扩大,为生命健康产业带来强劲的巨变力。

北京在智慧医疗方面产业基础良好,具有显著优势。北京中关村银行充分发挥在京企业在AI技术上的先发优势,重点布局AI+新药研发、AI+辅助诊断、AI+医学影像、AI+医疗大数据平台、智能手术机器人,打造“互联网+医疗服务”高地,助推产业研发阶梯式发展。支持了晶泰科技、惠每科技、宏诚创新、天健源达、紫云智能、透彻未来等一批智慧治疗领域的创新企业,推动企业在患者服务、医疗影像诊断、疾病辅助决策、海量医疗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智慧医院运营管理等领域获得发展,引领医疗行业发展新模式。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

共创生物医药产业新未来

科创企业在早期阶段,需要不同机构发挥合力“育苗成长”,这对作为研发周期时间长、创新风险大的生物医疗企业更加重要。北京中关村银行积极拓展生态服务“朋友圈”,持续推进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建设。携手投资机构、孵化器、产业园区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聚合创新生态服务新动能,让企业在全生命周期获得产业资源、金融资本、人才保障、空间布局等全方位的支持。截至目前,北京中关村银行已经与启明创投、龙磐投资、中科创星、红杉资本、峰瑞资本、线性资本、英诺资本等一大批创业投资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实现客户共享的同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赋能企业发展。对北京中关村银行来讲,创业投资机构不仅是最为重要的获客渠道,也是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伙伴,借鉴股权投资机构对企业的评价标准,不断完善银行的授信评价标准和风险控制手段。2024年以来,北京中关村银行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推进月”的政策号召,持续开展“北京中关村银行科创金融进园区”系列活动,深入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专业园区,与园区管理机构紧密合作,持续举办系列生态对接活动,传播普惠金融知识,宣传特色科技金融产品,提升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展望未来,北京中关村银行将继续发挥其在科技金融领域的专业优势,发挥在生物医药行业的丰富经验,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致力于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金融支持,以实际行动支持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编辑:李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