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声》唱响蓉城 音乐之都新潮涌动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看度新闻

2024-10-12 17:05

都视频

当霓虹亮起,繁星闪烁,成都的街巷间响起悠扬旋律,那是音乐与城市的灵魂对话。

10月11日晚,《原创新声》2024成都原创音乐人选拔活动圆满落幕。六个月招募,1432人报名,100位优秀原创音乐人登上《原创新声》的舞台。自9月6日开播以来,历时1个多月,藏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选手,流行、民谣、说唱、爵士、摇滚、电音等多元风格原创歌手在《原创新声》的平台上激烈角逐。精品海选、晋级赛、路演、半决赛、总决赛……一首又一首的原创歌曲,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视听盛宴,更是为一个又一个的素人音乐唱作者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成为连接不同音乐文化的桥梁,为成都的音乐文化赋予了新的活力与想象。

WechatIMG3773.jpg

从古蜀文化的深沉到现代音乐的创新,从街头艺人的即兴表演到专业音乐人的倾情创作,再到原创音乐人选拔平台的开创与搭建。在成都,音乐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无限的创造力。

全民音乐的交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历史长河中,成都已然是一座“音乐之都”,积淀千年的音乐记忆深深地刻进城市印记。如今,一场全民音乐的狂欢正在进行。

在成都的街头巷尾,音乐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无论是繁华的商业地段,还是宁静的小巷深处,每过一个街口,我们都可能听到街头艺人演奏着各具特色的音乐,它们如同城市的脉搏,跳动着属于成都的独特节奏。“在春熙路、宽窄巷子等地段,每过一个街口我们都能够听到街头艺人演奏着不同的音乐。”成都市民任女士说道。在她看来,成都的音乐氛围十分浓厚。

今天,《原创新声》这档节目又为成都的音乐氛围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通过音乐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山里的娃》《妞妞的思念》《每个人都孤单》《Hey Dancer》等歌曲经由《原创新声》的平台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在成都,音乐没有界限,已成为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

D5E_0902.jpg

《原创新声》决赛现场

“以人为本,想人所想。”《原创新声》评委、著名音乐制作人、天津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山河表示,以人为本,想人所想,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听众的这片土壤。得益于广泛音乐人群的参与和浓厚的音乐氛围,成都的音乐文化已然成为了一场全民音乐的高歌。在这里,音乐不再局限于小众圈子,而是通过每一首歌、每一场演出,走进了千家万户,融入了每一个成都人的生活之中。正如《原创新声》节目总导演颜蕾所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创作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这座城市增添色彩与活力。”

城市新声的唱响

音乐有无限的创造力,成都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正以独特的音乐创新,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成都的音乐活动,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今年夏天,武侯区玉林三巷·民谣里的民谣音乐季,将街头巷尾变成音乐的舞台,市民游客与专业歌手汇聚一堂,唱出了独特的城市韵味,不间断的现场音乐表演,让整个城市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而在成华区,一场名为“音为你·在成华”的公园音乐会,巧妙地将公园城市文化和音乐节相融合,借助前沿的技术手段和多元的艺术视角,市民无需远行,在熟悉的公园绿地间,就能沉浸于一场高品质的视听盛宴。

音乐爱好者在玉林·民谣里拾光小站歌唱

在音乐平台的搭建中,成都从未停止对音乐综艺的探索与创新。从《超级女声》到《原创新声》,成都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的成长。“每一首时代金曲,都曾经是原创新声。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其实刚出来时都是原创的新歌,慢慢成为经典,传唱至今。”颜蕾说道,《原创新声》的出现,正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音乐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让成都的音乐创新力不断迸发。

音乐人才和原创音乐,是成都这座国际音乐之都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原创音乐人已达2.3万余人,稳居全国第二位。成都的音乐专业院系,如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等,每年为成都乃至中国的音乐产业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在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林戈尔看来,原创音乐的创作离不开音乐人才的培养,“对于学习音乐的年轻人,他们应该坚守本心,兼顾外来,展望未来从古典音乐到AI人工智能,如果他们能够专注于其中的一个具体方向,就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林戈尔说道。

“成都需要更多的音乐演出、赛事活动等,来不断丰富成都作为音乐之都的标识。”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马薇补充道,“未来,我希望以后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

多元文化的同响

在成都,音乐的旋律跨越了国界与文化的界限,从民谣的细腻情感到摇滚的激情四溢,从电子音乐的前卫探索到嘻哈的自由表达,每一种音乐风格都在这座城市找到了生长的土壤,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画卷。

作为一档发掘原创音乐、原创音乐人的节目,《原创新声》彰显着成都音乐的多元与融合。在登上《原创新声》舞台的唱作者中,既有来自伯克利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韩国汉阳大学音乐专业的唱作人,也有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跨界音乐人。

“留下吧,院落四方的亲友呀,留下吧,留下吧,阿妹妞妞生长在故乡,美丽的裙裳终是飘落他乡。”来自凉山的拾光者计划乐队的一曲彝族民歌《出嫁调》,婉转声中道尽姑娘出嫁的不舍。“我们既可以在荞麦地里放声歌唱,也可以在赶牛羊时随意哼唱。”乐队成员沙马拖千坦言,想在创作更多原创作品的同时,拾起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珍宝,“我们从大山唱到城市里,再从市里唱到北京,希望乐队的声音能够唱得更远更广,这一次我们想从原创新声‘出发’,从成都唱向全世界。”

“音乐是多元的,既有现代流行,也有古典美声。”马薇表示,希望《原创新声》这档节目能够继续办下去,不断扩大受众群体,丰富节目内容。

成都不仅是多元音乐的汇聚地,更是原创音乐的摇篮。音乐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成都的文化生态,更让这座城市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音乐人眼中的宝地。

2023年10月,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成都圆满闭幕。

近年来,成都音乐产业劲头十足,在武侯区的成都音乐坊大力鼓励原创音乐,支持各类音乐产业孵化,通过举办“音乐+”创新创业大赛,为“阿卡星球”等参赛创业者搭建平台、链接资源、提供服务。位于武侯区的未来影像中心的负责人成都凡凡现场⽂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德霖表示,这里市场活跃度高,音乐人才辈出。成都的音乐底蕴厚实,长期以来培养出了不少有名的音乐人才,为音乐界储备了未来的力量,极大地推动了音乐产业的发展。

如今,成都的音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全民热爱到多元参与,从展现舞台到创作平台,从“音乐+产业”到产业全生命周期“建圈强链”,音乐的融合、人才的融合、产业的融合,正推动成都音乐产业再上新台阶。

以音乐为媒,以原创赋能,当原创新声力量唱响蓉城,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编辑:满志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