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政府网站也敢假冒?清除“李鬼”网站,还需“李逵”出拳
北京晚报

2024-10-14 18:09 语音播报

锐评

近日,一篇打着“人民网”标识的冒牌评论热传,引发公众对套牌网站的关注。据新京报报道,企事业单位、政府网站等已成仿冒网站“重灾区”,上当受骗的大有人在。

假冒人民网发文。据“人民网评”

套牌新闻媒体网站,是因为此类网站具有权威性,尤其是官媒评论,对引导舆论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某女演员的评论文章《低俗炒作博眼球,爆“瓜”文化不可取》在网上传播,就因文章页面带有“人民网”标识,部分网友认为是官媒发声,纷纷转发。套牌政府网站,则是因为此类网站具有极高公信力,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提供政务及公益服务的主要平台,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瞄准这些网站,假借名头、仿冒域名,或可以通过收集用户信息、安插恶意软件,贩卖用户隐私,盗取财务信息,实施精准诈骗,或可以达到混淆视听,操控舆论的目的。所以,即便套牌政府网站只是为了谋求利益,但性质极其恶劣,纯属无法无天。

冒牌网站的网址与正牌网站相比,往往只改动几个字母,如没练就火眼金睛,很难分辨其中猫腻。冒牌的政府和官媒网站,不止会让群众直接上当受骗,而且会损害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即便受骗群众事后发现这是冒牌网站,依然会发出为何相关部门没有治理到位,让“李鬼”横行的疑问。

冒牌政府网站危害甚大,而成本极小。据报道,制作山寨网站已是成熟的“产业”,客户支付几百至几千元的费用,无需提供任何个人身份信息、无需备案,技术人员即可按照客户需求制作违规网站。记者提出仿制“中国人事考试网”的要求,开发人员声称半小时就能完成整体设计。

如果说非法网站开发机构是套牌网站的助产士,搜索引擎的排名机制就是其招摇撞骗的帮凶。在一些搜索引擎检索时,排在前几位的,经常有自称“官网”“正版”的套牌网站。不仅“收容”假网站“留宿”,还将其置于显示结果前列,引诱网友点击上钩。搜索引擎和套牌网站哪来的“交情”?

套牌政府官媒网站危害无穷。多年来,监管部门始终坚决打击。早在2015年,就有2.9万个抄袭网址、仿冒域名“山寨政府网”吃红牌,但涉及就学、就医、职称评审、工作人员招录、考试报名等民生领域的山寨“李鬼”网站,不仅依旧混迹网络,而且伪装得更好,比如多数仿冒政府网站不会进行大规模宣传,而是向特定主体定向传播,隐蔽性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也面临发现筛查困难、网站更新迭代快、多数假冒网站处于境外、监管执法体制分散等多方面的困难。中央网信办表示,将会同各方统筹指导各地网信举报机构开展涉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专项举报,健全完善联动协作举报受理处置工作机制,形成防范打击网络诈骗工作合力。

对仿冒的政府等网站,不能一关了之。清除“李鬼”网站,还需“李逵”出拳。要顺藤摸瓜,查清仿冒黑色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谁仿冒就让谁付出法律的代价,一个都不能放过。

快评

编辑:辛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