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萌  北京市丰台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6 15:30


刘旭萌  北京市丰台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

视频拍摄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指导老师:高翠红

作品名称:《伟大的中国大运河》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文】

中国大运河穿越千年,日夜不息,沿线的每一座城市因此刻上了运河的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及浙东运河3部分构成。全长3200多千米。它的开凿可以追溯到2500余年前的春秋时期,是世界上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并非孤立工程,而是一个复杂变化的时空体系,由北至南可划分为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卫河、通济渠、会通河、中运河、淮阳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10个河段。这些河段开凿于不同时代,均有其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经由隋代及元代的两次大沟通,形成了连接五大流域,跨越8个省级行政区、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成为中国古代王朝维系稳定的重要基石。

大运河也是中国古代卓越水利技术的集中体现。它解决了在严峻自然条件下修建长距离运河面临的地形高差、水源控制、会淮穿黄、防洪减灾等难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水利工程,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大运河如同流动的文化,凝结着中国历代先贤的伟大创造力和无穷智慧,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书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壮丽篇章。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交通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大运河的鼎盛时代或许已经成为过去,它所蕴含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却历久弥新。

探寻古迹 礼赞祖国 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朗读比赛

编辑:杨昌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