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16:15
近日,某地一中学班主任“破防”怒骂家长一事引发关注。涉事学校在最新通报中回应,经核实调查,并不存在网传“被家长殴打”的情况,该教师首次担任班主任,日常工作压力大,因学生饭卡问题与家长反复沟通后情绪失控。
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也承担着行为世范、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人皆有喜怒哀乐,但作为教师,不论情绪多么激动,都应恪守职业道德,在班级群中爆粗口实属失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涉事学校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并依规做出暂停该教师教学工作等处理,非常及时而且必要。
厘清事实、依规处理的同时,风波背后所暴露出的教师情绪压力问题,理当正视。迈入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繁忙异常,职场压力在所难免,教师也不例外。学生考试、上级考核、家校沟通等,每一件都耗时费力。正如不少一线教师吐槽,教学工作繁重、考核严格之外,非教学任务也挤占大量时间,尤其是随着群消息越闪越多,从早到晚、加班加点、连续作战成了家常便饭。而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长时间精神紧绷、精力透支,很容易让身心状态“亮红灯”,一旦遇到言语摩擦,就可能成为压垮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近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时下许多人群存在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医务工作者等都榜上有名。与此同时,许多单位公司已将心理健康纳入职场建设的重要方面。教师群体作为“心灵捕手”,本就是情绪能量高频输出的群体,格外需要关怀。对此,学校应对教师的心理状况加大重视,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人文关怀与情绪疏导机制,清理形式主义的非教学任务,及时为他们卸负减压。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对于老师“发怒”的桥段,魏巍的细致刻画,打动了许多人的心。谁都期待“情绪稳定”“和煦温暖”的老师,及时为教师特别是压力最大的班主任等减压,教师们和家长们彼此将心比心、做好情绪控制,才能为孩子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