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关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前,天翔社区古城北路15、17、20-22#楼和古城北路物资楼,水泥厂社区永定楼小区1-4#楼,环铁社区古城环卫楼5、6#楼,八千平社区古城路2#楼,古城西路社区古城副食楼1、2#楼和服务楼1#楼,五个社区16栋楼191串居民全部同意上下水改造,实现了上下水改造同意率和施工完成率双项100%。
针对室内上下水管更换这类“看不见”但跟居民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工程,在实施辖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过程中,古城街道不断探索新模式、新途径、新服务,切实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挂图“作战” 楼道门口“拉家常”
“改造期间用水怎么办?”“我家刚装修完,破坏了的墙砖、地砖能恢复吗?”“老人年纪大了,上下楼有困难,临时搬家也不方便。”刚开始改造期间,小部分居民因为或多或少担忧而不肯签字。面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古城街道积极搭建平台,以党建为引领,发挥“桥梁”作用,构建多元协调机制,各社区主动在居民网格群中公布联系方式,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并组织党员、楼门组长带头争当“楼栋管家”入户讲解改造政策。
“别无他法,唯有一遍遍‘死磕’。”回忆起改造初期入户的场景,八千平社区负责人刘洁仍历历在目:“我们这栋楼主要是‘小老人’照顾‘老老人’,光70岁以上的居民占比就达到了将近25%。但是为了把这项民生工程做扎实,我们积极发动社区网格力量,通过‘熟人熟脸’优势一遍遍入户做工作,解决好居民的合理诉求。”
为推进改造工作,社区、物业和施工方一起进行了电话通知和入户调查,根据居民意愿制定了改造明细图,图中以四种颜色区分改造情况,分别以红色代表同意改造,蓝色代表正在改造中,绿色代表改造完成,黑色代表不同意改造,通过深入的互动交流,将政策传达至每一户居民。
“拉家常议事会随时随地都能开,单元楼前、居民家里,只要有问题,就协调大伙一块儿到现场解决。”天翔社区书记朱法萍介绍。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主动巡查、入户走访、串门聊天等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进而把社区议事厅“建”在楼门口、“搬”到居民家门口,做好“零距离”协商,更好地了解居民改造需求,形成思想上的统一,为完成100%上下水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品质服务 制定“一户一策”
老旧小区改造期间,厨房和卫生间不能正常使用怎么办?用水和用厕所怎么解决?为了让居民感受到细致、暖心的服务,施工方还在改造期间为居民提供了一系列暖心服务。
家住在环铁社区的王奶奶是独居老人,年纪大、腿脚也不方便,自从小区传出要改造的消息后,她一直在“搬家”和“不搬家”之间选择两难,“我家是高层,水压总是上不去,生活存在了诸多不方便。”
在改造前期,社区工作人员和施工方帮助老人收拾厨房、卫生间并做好防护,以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施工方还为老人提供了便携马桶,在改造恢复的过程中,每天三趟上门帮忙老人送水,倾倒污水,这些暖心的服务王奶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非常感谢这些孩子,为我们老年人着想,改造过程很顺利,再也不为跑冒滴漏发愁了!”
同时,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办公区,并设置居民接待室,安排专人接待居民,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诉求,给予解决或答复,就改造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居民的合理诉求,认真研究解决。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事关千家万户。目前,其他涉及户内上下水改造的楼栋也在逐步推进,沟通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此外,小区公共区域的提升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施工改造后,小区配套设施将更加齐全,功能布局也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