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百万辆新势力车企 更快、更强、更高的理想范本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8 16:23 语音播报

汽车

2019年11月,理想汽车首款战略车型理想ONE正式驶下生产线,那时的李想一定憧憬过10万辆和100万辆下线时的场景,但他应该不会想到的是,曾经认为高不可攀的百万级销量,仅仅用了58个月就实现了。2024年10月14日,在理想明亮整洁的常州工厂,理想L9随着阵阵掌声缓缓下线,理想汽车达成了百万辆整车下线的目标,这不仅是理想汽车奋进中的里程碑,也将成为中国智能电动车发展的重要节点。理想不仅成了首个实现百万辆下线的新势力车企,还成为最快在中国市场达成百万的豪华品牌。理想汽车这匹高速飞奔的黑马,频频传出让整个行业都颇感意外的喜讯,大大振奋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信心。

鱼和熊掌,理想兼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理想的爆发力相当惊人,如果将100万辆进一步拆解,从0到10万辆,理想的速度同样是第一,而且仅用了理想ONE一款车型,友商则至少用了两款车型。0到50万辆,理想用了46个月,创下中国新势力车企最快交付纪录;而从50万辆到100万辆,随着理想产品线的快速扩充,更是跑出了一条陡直向上的曲线,仅仅只用了12个月,就完成了50万辆的增量,实现了100万辆的下线,这无疑是让整个行业都艳羡的“加速度”。

不仅要比数量,还要比质量,在理想一系列“第一”的耀眼标签中,分量极重的除了“首家百万辆新势力车企”以外,还有“唯一一个均价超过30万元的百万规模中国豪华汽车品牌”。车要卖好不容易,要卖贵更难,“均价30万元”意味着进入了传统德系豪华品牌的“射程”,对一个品牌力尚未成型的年轻品牌来说,没有强大的产品力和竞争力,是很难在高端市场开辟一席之地的。但理想在五年前就做到了,而且是每款车都站稳了,还款款热销,理想由此也被称为汽车行业“爆款专家”。

来看看理想都有哪些辉煌战绩,理想ONE靠一款单品,支撑理想高速起步,直到2022年10月,累计交付量突破21万辆。而后,理想全油门推进,在3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自2023年至今,理想L7、理想L9和理想L8三款车型的总交付量分别位于细分市场销量第一、第二和第三位。家庭五座豪华SUV理想L6在今年4月实现了“三级火箭接力”,6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11万辆,创造新势力最快交付纪录。家庭科技旗舰MPV理想MEGA,上市以来也跻身50万元以上新能源MPV销量冠军。

“爆款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理想汽车应该是当下国内车市中,自我定位最准确的车企,目标明确,就像钉钉子,发力于一点,才能更快、更深入突破。从理想汽车最早的名称“车和家”就能看出,理想是一家专注家用车市场的车企,“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更是非常明确阐述了理想汽车的品牌使命。

然而,家用车市场的选择成百上千,为啥要买一辆理想?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下线仪式上的发言中能找到部分答案,“我们聚焦用户价值,打造超越用户需求的产品,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支持是我们持续进步的动力。”这句发言的关键词在于“超越用户需求”。

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并非从无到有的发明,但只有理想做到了极致,并将顶配做成了标配,超越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期待,也成为行业竞相模仿的对象。增程技术也并非理想的独创,但只有理想力排众议,敢于将其市场化、规模化,超越了每一个“里程焦虑”用户的期待,解决了纯电车的痛点,彻底激活了增程这一技术路线。而在纯电时代,理想MEGA的超低风阻系数,以及“12分钟充电500公里”的5C超充效率,都只为让用户获得超出期待的出行体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总能给用户惊喜,就总能领先友商一步,发掘一个个细分蓝海市场。

被冠以“厂长”的李想,更是将理想产品的每一个细节打磨到极致。理想ONE上市前两个月,为了让用户上下车更方便,将座椅双扶手改为单扶手,理想L9上市前将半包围的车门改成全包围……动辄几千万的花费和流程的紧迫,都只为了用户体验的完美。正是对“始终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信条的坚持,让理想总能赢得一家老小的一致点赞,甚至很多最后的购车决策是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助力的,这正是理想对用户真实需求精准把控的佐证,也让理想能源源不断打造一个个爆款。

筑牢“理想大厦”的根基

如果说好的产品是漂亮的房子,那么领先的核心技术就是坚固的地基,要盖更高的房子,就需要更坚实的底座。理想汽车坚持核心技术自研,破千亿的营收和健康的现金储备让理想有底气在研发上“一掷千金”,并且不管营收的波动,研发投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研发投入预计增长25%。据最新财报,理想汽车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均投入3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这还不包括零部件合作伙伴的投入,“如果算上合作伙伴的研发投入,我们的研发费用至少要乘以3倍。”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透露。

高投入让理想在新能源变革的两条技术“主赛道”上的狂奔,在智能化上,“理想同学”依然在不断进化,而最受关注的智驾上,理想最新发布基于端到端模型、VLM视觉语言模型和世界模型的全新自动驾驶技术架构,并且已开启万人团测试。数据显示,理想在售车型中AD MAX版本的车型订单比例明显增加,用户用订单对理想智驾的头部阵营地位给予了确认。电动化上,理想在代表下一个风口的智能底盘上继续“开卷”,开发线控转向、电子制动系统以及高端的悬架系统,不断巩固理想品牌中高端豪华的定位。

被理想“带飞”的供应商们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理想汽车的“成就感”还不止于百万辆下线目标的达成,更来源于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催化”,“带飞”了一大群中国本土供应商。“理想汽车坚持与本土优质供应商合作,不断完善供应链体系与管理标准,让‘理链’(理想供应链)快速、健康生长。”李想表示。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链主,理想汽车研发、质量、工艺等团队深入合作伙伴一线作业流程中,与合作伙伴形成平等互信、资源共享的新团队,进行定制化开发和升级迭代。“中国未来肯定会出现像博世、采埃孚和法雷奥这样的零部件巨头,但一定要跟主机厂联动才能提速。”主管理想供应链的孟庆鹏对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很有信心。

理想的合作共赢带动了一大批优秀本土供应商的崛起,比如“理链”中,空气悬架供应商孔辉、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智驾芯片供应商地平线、HUD供应商未来黑科技等20余家年轻的合作伙伴逐步成长为行业龙头。理想还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行业首个量产5C超充电池,和汇川合作开发前驱五合一总成,助力欣旺达在江苏建设和运营电池PACK产线等。双赢是相互成就,供应链强大的同时,也让理想有更大的能力推动技术平权,通过国产化、规模化推动成本下降,才能有能力实现“让顶配成为标配”,让更多用户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

毋庸置疑,理想汽车的百万辆下线,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质量,理想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为中国品牌向上走跑通一条新路。老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快和稳难以兼得,但理想汽车做到了,他是中国第一家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新势力车企,是首个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也是最年轻的胡润世界500强企业,理想的成功靠的从来不是“低价”策略,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理想还在向前冲,还在核心技术上不断投入并取得突破,甚至带动了整条产业链的繁荣,培育中的新质生产力将为理想的下一次百万辆跨越积蓄更强的力量。

校检:申瑞秋、孙扬、张萌

审核:朱沙


编辑:刘斌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