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岁月长 “融”绘夕阳红 农业银行养老金融助力老年人乐享高质量晚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8 16:35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金融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仅是人们共同的追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伴随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养老服务领域改革推进,“养老”正在向“享老”转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养老金融作为这一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逐步成为人们构建美好老年生活的坚实保障。

人生待足趁未老

在某社交平台上,“存多少钱可以退休”是个热议话题。上海姑娘李倩经常参与讨论。“除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我还买了个人养老金理财,虽说离退休还远,但养老应该做长期规划,现在攒养老钱属于未雨绸缪。”她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7亿人。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是封闭积累的长期投资资金,给未来增加了一份保障。”

“变储蓄养老为投资养老,还能享受税率优惠,真是一举多得。”北京姑娘邹悦了解投资个人养老金的好处后,在农业银行网点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有意识地‘备老’,比如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养老金融产品。”农业银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个人而言,养老投资是件长期的事情,越早规划越好。对金融机构而言,为了更好地满足个人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探索推出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提供养老金融服务,帮助大家更好地积累养老金、享受养老服务以及提高老年生活品质。”

自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发布以来,农业银行全面推进,在柜面、掌银等全渠道开办相关业务。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业务账户数量、累计缴存金额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现在多方便,在家门口的银行就能拿到社保卡。”陈阿姨在农业银行上海曲阳支行自助换取社保卡后开心地说。目前,多地农业银行与当地社保部门“数据同步”,并在网点布放“社银直联”一体机,办理社保卡和查询社保业务可在农行网点轻松完成,极大地为公众提供了便利。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码用户数分别达2.72亿户、1.43亿户、7201万户,三项业务均位于行业前列。

在支持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同时,农业银行不断探索创新,拓展养老金融服务的广度。“我已经连续12年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家里经济困难,是‘助保贷’帮我解决了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的问题,保障我的社保不会中断。”家住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的居民张某感激地说。“助保贷”是农业银行在养老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为其他地区开展同类业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布局养老金融,与商业银行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金融需求。

纵使“银发”亦从容

“阿伯,请您抬手,握拳,很好,咱们再来一次。”家庭医生助理李梅耐心地指导着,王阿伯努力地跟着做。

李梅是金泾护理站100多名家庭医生助理中的一员,像这样往返居民家中换药、护理、回访,她一天要跑十多家。在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金泾护理站专注为社区居委会、长者照护之家等机构提供配药服务及上门护理等。“目前,我们护理站每季度服务老年市民近10万人次。”护理站负责人王宇平说,“随着照护需求的增加,护理站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没想到的是,小护理站也能获得大银行的贷款,这让我们干劲十足。”

王宇平提到的“大银行的贷款”,是农业银行上海分行联合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创新推出的“农银养老批次贷”。“提供上门服务、长期护理的养老企业大多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难以获得贷款。我们探索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提高了他们的融资可得性。”上海分行养老金融中心顾新艳介绍,农业银行还特别推出一款尊享结算套餐,针对养老产业客户,减免开户费等费用,减轻企业负担。

给老伴喂水喂饭、洗脸洗脚、换尿布尿垫,进行康复训练,即使深夜也要每隔两个小时翻身拍背……这是家住苏州太仓城厢镇的杨金萍以往的生活。家里安装了智能辅具后,杨金萍说她“不堪重负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这款电动护理床对于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特别适用,智能系统会自动帮助变换躺姿,有效减少褥疮的发生。”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利忠介绍,“我们研发产品的目的,就是想让老年人的生活尽量便利舒适些,即使失能也不失尊严。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家人的服侍强度。”

过去,高端养老辅具国产化率低且价格昂贵,普通家庭难以负担。陈利忠带领团队经过数十年的研发投入,在辅助行走、上下楼梯、洗浴如厕等方面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如今,该公司已获得200多项发明专利,相关产品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

“搞研发、攻关技术,创新很重要,资金也得跟得上。”陈利忠说,“农业银行量身打造的服务方案,及时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让我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梅园新村的居民楼间,坐落着一幢浅色外墙的四层楼房,这便是“嵌”在社区里的太仓新鑫护理院。“我母亲就住在这家护理院,离家很近,方便探望。”社区居民李淑华说。

“新鑫护理院是在‘老房改造’的基础上,打造的‘嵌入式’养老院。改造后期,资金周转不开,工程近乎停滞。”农业银行苏州太仓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龚征回忆道,“新鑫护理院这种创新模式能破解社区养老痛点,解决居家养老难题。但当时其尚未营业,单从盈利能力看不能满足借贷条件。我们与太仓市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联手,帮企业走出了融资困境。”

开业一年多来,新鑫护理院运转良好,收获了居民口碑。“今年6月,护理院开始提供助餐服务,周边老人吃饭又多了个选择,生活更便利了。”李淑华说。

科技也正在使为老服务愈加便利。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莲溪养护院院长魏守兰深有感触:“以前,吃饭排长队、拿药等半天,自从与农业银行合作,上线智慧养老平台后,情况明显改观。我们可以全景掌握养护院经营管理数据,提升了管理效率。家属可以远程为老人点餐、查询老人在院内的身体健康信息。养护院正朝着‘智慧养老院’迈进。”

苏州城南,上方山脚下,石湖之畔,瑞颐养老社区十几栋白色建筑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82岁的陈名启站在窗前打电话:“早上,你妈妈突然胸口疼,我当时就慌了。幸亏室内有呼叫器,几分钟后急救人员就来了。这会儿,你妈妈已经在专人陪护下,在这里的老年病医院做了检查,问题不严重,你放心吧。”

在瑞颐养老社区,适老化设计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圆角设计的家具、方便拿取物品的下拉式橱柜、各类行动辅助装置……社区内有老年病专科医院,有随时响应的医护人员,还有康娱乐活中心、30多个兴趣社团、诸多文艺活动以及供长者享受耕耘乐趣的原生态农场。

瑞颐养老社区相关负责人费晓勇坦言:“养老企业盈利能力弱、回款周期长,资金问题尤为突出,社区建设历时多年,正是在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最终蝶变为‘养康医’三位一体的养老社区,被评为‘江苏省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老”的理解和期待也在悄然变化,从最初的“吃饱穿暖”,逐渐转向追求更加美好、有品质的老年生活。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深耕养老金融服务领域,助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引得霞光为“桑榆”

晴日方好,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全龄活动体验区,支起了一排黄白相间的摊架,农业银行上海曲阳支行正在开展“消保农知道”教育宣传。

“小顾啊,上周多亏你们拦着我家那位,不然那1万5就打水漂啦。骗子忽悠他买什么保健品,差点把养老钱折进去,想想都后怕。”杨阿婆拉起支行内勤行长顾珊珊的手说,“听他说,你们还给他测了血压,确认他情绪平复才送他离开。真是用心啦!”

这份“用心”还体现在网点适老化改造上——适老座椅、尊老专柜、移动填单台、老花镜、大字版语音计算器……为老年人开设业务办理专区,提供临时照料、紧急救助、健康检测、保健知识宣传……截至目前,农业银行已有超过2万家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正在打造300余家适老化服务示范网点,有的分支机构还结合地域特点打造“金岁之家”智慧健康养老小屋等。

根据老年人线上服务需求特点,远程银行中心专门组建适老化服务技能组,使服务因用心尽心而更贴心暖心。

“你们的客服电话太方便了,我一打进去,就有人工接听,不用经过那些复杂的语音菜单了。而且客服人员讲得清楚明白,我一听就懂。”李阿姨对农业银行的客服电话赞许有加。今年4月,农业银行推出适老化远程金融服务,系统自动识别来电号码,长者来电直接转到人工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体验度。据了解,此举属于业内首创。

“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老年人来电,更倾向于与人工客服沟通。基于此,中心推出‘一键式’直通人工客服的功能,让服务更‘适老’。”农业银行远程银行中心合肥分中心负责人李逢章介绍。“我们用‘家常话’解答老年人的问题,确保他们听得明白、听得清楚,以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被关心,从而更加安心、放心。”截至目前,该专线已服务了8.7万名老年客户。

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服务,是农业银行的一贯做法。

农业银行上海崇明人民路支行负责人施帅风对3年前的一次经历记忆犹新。那是7月的一天,他与业务经理一同为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上门办理信息重置。“当时,老人拉着我的手说:‘我是名老党员,看到你戴着党徽,还特地上门为我服务,好亲切好感动!感谢党,是共产党让我们有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听他这么说,我非常受感动、受鼓舞,瞬间觉得我们的工作特别高尚,有意义。”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进一步增强养老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农业银行日前发布了“农银养老”服务品牌,致力于通过构建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以及养老金融科技支撑、养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3+2”高质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亿万老年人乐享高质量晚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温暖底色。

文/陈继军 金卉 张敏

校检:陈沙 申瑞秋 孙朝阳

审核:郝晶姝


编辑:陈天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