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斗智斗勇读《洗澡》,爱情婚姻观的崭新启蒙
北京日报

2024-10-19 16:58 语音播报

头版
进入
京报读书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记得在念高中的时候,我发现了家里一件蹊跷事——父亲在看我不知道的书,他时而拍案懊恼,时而眉头舒展,时而放声大笑,笑到一半,望向我们的房间,笑声又戛然而止。在那一刻,我透过敞开的门,能明显感受到父亲仿佛漂流在另一个世界,他获得了极大的愉悦,却不同我分享,这让我多少有了一点怨气:老爸未免太吝啬了。

我仔细查看家中唯一的书橱,并没有发现新添了什么有意思的书,很显然,父亲一定是把书藏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星期天,趁着父母外出购物,我把家里翻了个遍。终于,我发现父亲用了比母亲更薄的枕头,这样,他把书藏在了枕头下面的褥子底下,外面一点踪迹都看不出来。

我在父亲枕下偷摸读到的第一本书,就是杨绛的《洗澡》,这是这本长篇小说第一次出版。我从未见过如此简洁朴素的封面:书的封面以米白色为主,中央仿佛印有一个巨人的蓝色指纹,指纹上是钱钟书毛笔手书的“洗澡”二字;这一简单的装帧仿佛也是一个冷静自持的蓝色气球,作家自己的姓名,好比这一蓝气球的引绳。

一开始,令我着迷的不仅是这本书本身,而是我和父亲之间侦破和反侦破的较量——如果被父亲发现我在偷看他的书,他一定会火速转移他的书。因此,只要父母提包出门,我便迅速从父亲枕下抽出书来读。

对一个高中女生而言,《洗澡》称得上是爱情婚姻观的崭新启蒙。之前,高中女生神往的爱情,多数是琼瑶小说里撕心裂肺的戏剧化情感,而在《洗澡》中,男女之间的爱,是伴随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算计的,是理智的、小心翼翼的,每一对夫妻或情侣在付出之前,都存在试探与犹豫。《洗澡》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以及男女之爱的“有限性”。然而,这种有限的爱,似乎比琼瑶小说当中那种要死要活的爱更能打动人。

小说不紧不慢、徐徐道来,涉及了多种复杂的男女情感关系,比如余楠和宛英、许彦成和杜丽琳、许彦成和姚宓、方芳和“法国面罩”、朱千里和夫人等等。作家杨绛在无意中,向我展示了物质和精神在两性之爱中所起的作用。整部小说读下来,除许彦成和姚宓,所有男女的相依相悦都掺杂了物质条件的拉扯与考虑,掺杂了私心上的算计,只有他俩,由于姚宓“择一路走,不试其他”的淡然与坚定,才有幸跃入精神层面的契合。不过,即便如此,两人依旧遭遇了流言蜚语,连他们的朋友都不能理解许彦成这样一个有老婆的人,视姚宓为知己,还能做到发乎情止于礼。两人的处境艰难起来,但姚宓不愿放弃,言称:“我们互相勉励,互相搀扶着一同往上攀登,绝不往下滑。”这勇气,这孤独又倔强的秉性,让偷偷阅读的我,每根汗毛都在立正:她太了不起了,她贴着命运的大浪,安静地踏水而行。

对一名热爱阅读和写作的女生来说,《洗澡》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性还在于,它叙述方式的灵活多变。作为读者,我甚至可以目睹杨绛那谦和又无所不知的脸,她在对笔下人物发出心知肚明的微笑,在所有的心理描写段落、故事的统领部分,以及对每场风波的评论性章节,我都能意识到杨绛全局视角的存在。这当然是一种俯瞰式的全知叙事,但小说格调并不因此变得傲慢和高高在上。行文里,作家无声无息地采用了故事中人物的视角,潜入了主人公的内心,给TA打造了一个打量世界的“潜望镜”。比如:“她觉得许先生会帮她出主意。他不像别的专家老先生使她有戒心。那位留法多年的朱千里最讨厌,叼着个烟斗,嬉皮赖脸,常爱对她卖弄几句法文,又喜欢动手动脚。”这一段就是通过姚宓的视角来叙事的,它克制、沉着,又饱含着一丝洞察人心的讽喻之意。

如痴如醉的阅读时间过得飞快,几个小时眨眼就过去了,我经常忘了去做午饭,直到有点低血糖,不得不吃了几片饼干。而等到父亲行将回家的时候,我甚至练出了独门功夫,能在这种隔音不好的老楼里,辨认出父亲上楼时特有的脚步声。一听到这声音,我赶紧吹掉书页间的饼干屑,把书原样放回,铺好褥子,放好父亲的枕头,若无其事地回去写作业。

是的,这种偷摸阅读的书,就像偶然打得的野味一样,滋味格外香美。我每天形同贴着姚宓一起行动,看她如何面对别人的刚猛,予以四两拨千斤的回应。我看见她眼神很静,眉毛清秀,我看到她浅米色的皮肤,非常细腻……我只有一个念头:要赶在父亲看完小说前,看完它,还要比我那设计天文望远镜的父亲,理解得更深,体验得更丰富才行。

京报读书

编辑:高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