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0 08:00
“网络极速发展的年代,这一代年轻人并没有怠慢或者躺平……”前不久,在受邀参加招商局集团“华夏博览看今朝”研学成果交流会后,我在朋友圈写下了这些文字。当天,在主题为“看祖国·爱祖国·为祖国”的研学分享会上,多名香港中学生分享了今年暑期在内地研学的心得体会。有同学展示了对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承的思考,有同学分享了投入国家创科发展的决心,还有同学表达了做中国故事讲述者的心愿……一个个年青而又充满能量的面孔,让我这个毕业好几年的“社会学生”心潮澎湃、感触良多。
我是何汉锐,今年25岁。1999年,我出生于香港半山区。我的父母从小就非常支持我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发展。他们常常带着我去参与不同类型的社区活动,慢慢塑造起我自律、专注、关心社会议题的品质,并深深爱上了运动、音乐和社会公益。
中学时期,我是游泳队和田径队的主力成员。中学毕业后,我顺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专业,并加入了跆拳道队,多次代表学校出战,后来成为队长,也考获了教练资格。
一路走来,我在独立、自律的计划中,逐步摸索平衡着学业、运动和社会服务。在我心里,一直有粒种子——希望能继续在运动和社会服务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更多人带来积极影响,为社会带来更多福祉。
“火种”驱动之下,大学期间我和同学郑永隽创立了“BE-Active Fitness”计划,在非政府教育组织的协助下,为来自贫困家庭的低年级学生提供服务。通过视频,我们带领小朋友完成训练计划,并设计不同的练习、挑战和游戏,鼓励他们养成运动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服务,我们发现“BE-Active Fitness”计划除了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也在情感和社交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经历无疑让身为导师的我们受到极大鼓舞,也为未来的社会服务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后来我大学毕业,在工作的同时关心着社会志愿服务。今年3月,经过一年的筹备,我创办了香港精英运动青年狮子会并担任会长。我们除了给长者(老人)派送盒饭、福袋等物资之外,还将一些小众运动带入香港社区,培训有兴趣的人成为教练等等。这个过程很艰辛,却也有温暖经历。
还记得,在一次派送盒饭活动中,团队遇到了一位独居的长者,她在收到食物和礼物时感动得流下了泪水,表达了对团队的敬意,认为这不仅是心意,更是关怀和温暖。通过深入交流,我们了解到她曾是一位运动爱好者,后因健康问题无法参与运动,现在也没有动力继续。于是,我们决定定期拜访她,希望通过关怀和沟通,协助她重新点燃对运动的热情。此外,团队在一次推广新兴运动的过程中,组织了社区体验日,吸引了许多不同年龄层的人参与。其中,一位小朋友在尝试新兴运动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潜力,经过培训后,他被选为小组的助教,帮助其他孩子学习这项运动。这些故事经历,提醒着我们要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温暖力量,首先要提升团队成员自身的能力,要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抓住需求、总结经验,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一个人行得快,一群人行得远”。近半年以来,香港精英运动青年狮子会团队已有30多名会员,服务范围覆盖超500人。我们主要举办了太平山慈善步行筹款和爱心送暖等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增强了居民之间的联系,也提升了社区凝聚力。同时,通过慈善步行筹款,我们成功筹集到一笔服务资金,用于支持社区服务和购买必要的物资,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接下来,我们计划与区议员和其他机构合作,争取更多资源和各界的支持,策划探访长者中心的活动和举办新兴运动推广活动,让更多人受惠,也吸引和引导更多年轻人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传递帮助他人的正能量,形成良性循环。这半年的经历,让我们都获得了许多成长和收获。也更坚定在未来的道路上,朝着自己的愿望前进。
我到过北京许多次,每一次都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北京奥运会后,爸妈曾带我参观了“鸟巢”等奥运会设施,当时我就感受到建筑美学的震撼和国家发展的巨变。一晃多年过去,我非常期盼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到访北京,进一步促进京港两地青少年在运动艺术方面的交流。
例如,组织香港的年轻伙伴参观北京冬奥会设施并体验滑雪,同时邀请北京的孩子们来香港体验独有的文化和马术发展。这种交流不仅能增进两地年轻人的友谊,也能拓宽他们对国家的认识视野。我深信,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能激励更多年轻人参与运动和热爱社会服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热烈蓬勃的青年力量。
——香港精英运动青年狮子会创会会长 何汉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