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司法要做科技金融“压舱石”
北京商报

2024-10-21 15:36 语音播报

热点关注

“修炼好法治内功,促进科技、金融和产业的良性循环”“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法治环境”“金融法治将在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是在10月19日举办的金融街论坛年会“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金融法治保障”分论坛上,来自多位发言嘉宾的观点。

在业内看来,发展科技金融是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当务之急,而其中,金融法治作为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就金融司法如何做好科技金融“压舱石”、如何护航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多方展开了介绍。

会上,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提出,平等保护和精准服务是金融司法助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方法。她认为,金融法院坚持依法平等保护的原则,这种平等保护不仅体现在确保中外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平等、法律适用和法律保护平等上,也体现在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的平等普惠上。助力风险防范化解、促进企业合法展业是最普惠、最治本的司法保障。

无论是外国企业在华投资经营,还是中国企业出海开拓市场,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我们在审理涉外案件中,高度重视挖掘纠纷背后的组织结构、交易模式、产品架构问题。”张雯进一步举例,比如:对VIE架构下境外融资产生的法律风险进行调研,就具有普遍性的公司治理、数据安全、政策监管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对一些中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存在的风险管控问题,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暴露的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违反忠实勤勉义务问题进行提示建议;对跨境破产风险跨区域、跨市场传导共振情况进行研究预警等。

这些工作发挥了“抓源头、治未病”的良好效果。只有融入行业、深入企业才能提供最有效的司法服务。

在业内看来,涉外金融法治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的信心,甚至直接关系金融市场的创新活力、安全稳定。

正如张雯在会上强调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前所未有,特别是各国金融市场相互关联,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安全彼此影响,金融法治成为全球议题,需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共同研究、协同破解。

“在跨境融资方面,我们特别希望能支持一些初创的中小微科技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它可能在银行层面没有特别多的信用信息,或者它的资产是轻资产,可能拿不出更多的抵押物来。因此在融资上,我们希望能从政策角度给它更多的一些支持。”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宏玉如是说道。

那么金融司法,后续如何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压舱石”?就这点,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庭长丁宇翔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在传统的方式上,比较重要的是间接金融的方式,主要通过银行信贷体系来对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这些科创型成长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这些企业一般是轻资产,没有那么多实物去担保,这样的话就给直接金融提供了特别大的作为空间,而金融司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提供了保障作用。

丁宇翔进一步介绍,“比方在直接金融当中,金融司法可以通过合法对赌协议来保护,从而间接保护资金对高科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确认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安排的有效性,从而间接保护企业家的冒险精神,调动员工对这种创新的激励,促进创新成果的孕育和转化”。

就政策实施角度,刘宏玉会上也提到,“我们利用科技手段开发了一个跨境金融服务的平台,汇集了外汇、物流、信用、保险、税务等不同领域各个部门,或者银行方面的信息,也是通过这些信息的汇总和分享,希望在一些业务场景当中支持我们涉外企业的发展”。

深蓝智库

编辑:杨子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