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二手经济也是绿色经济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晁星

2024-10-22 17:44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又到“双11”,不过除了“买买买”,也有不少年轻人另辟蹊径,有的将闲置物品挂到线上平台售出“回血”,有的热衷在社区闲置物品群、线下二手集市等“扫货”。

说起来,跳蚤市场久已有之,只是随着时代变迁,一些传统的二手交易方式逐渐被边缘化。如今,丰富的线上平台,不仅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降低了交易成本,让二手交易再度风靡。闲置旧手机、奢侈品包,只穿过几次的衣服,搬家淘汰的家具家电……在这些平台上,从日常用品到高端消费品,各种类型的二手商品应有尽有。

更关键的,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革新。从断舍离、极简主义、薅羊毛,到反向消费、“出二手”,都不难看到一个趋向:“不是新品买不起,而是二手货更有性价比”,年轻群体逐渐摒弃攀比心理,转而从实际需求出发,追求更理性健康适度的消费方式。

让二手物品物尽其用,意义不只在“性价比”。通过二手交易,闲置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减少了浪费和过度消费。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个过程,也催生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如鉴定、维修、物流等,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时下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使用生命周期明显延长,加上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都使得居民家庭和个人手中的二手物品大量增加,处理手中二手物品或者说以旧换新的意愿不断增强。从这个角度讲,以旧换新是产业链的上游,二手经济是下游。在国家层面频频出台以旧换新政策的背景下,以绿色循化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二手经济”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然,做大二手经济,还要克服不少难点、痛点。比如,二手物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为人忧虑,货不对板、恶意换货、假冒伪劣等问题频发;比如,二手产品的估价标准等,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以“二奢”回收为例,奢侈品的真假,成色是九五成新还是九成新,该如何衡量?再如,电子产品回收过程中,数据和隐私安全是用户重点关注的领域。这就要求进一步规范二手回收的运营流程,包括回收步骤、流程以及收放款、检验、定价的标准。在较为专业化的领域,如箱包或者电子产品的检验等,也有必要聘请、培养更为专业的检验人员。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完善二手物品回收和再利用相关法规和标准,持续加强市场监管。

二手交易,多方共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二手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486.5亿元,用户数量突破5.8亿。期待行业不断规范,助推“卖二手,买二手”成为更为流行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


编辑:晁星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