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18:10
《大国的命运:从政治危机到国家现代化》 包刚升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800年,新世纪的帷幕已经拉开。此时的英国国王是乔治三世,这是他统治英国的第40个年头。首相小威廉·皮特已经做了17年英国首相。1800年,英国又卷入了一场许多欧洲国家参与的跟法国之间时断时续的战争。
然而,即便如此,富有洞察力的历史学家开始注意到,此时的英国已经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经济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会再造英国,而且即将创造一个全新的现代世界。政治上,到1800年为止,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前发生的光荣革命,英国早已确立议会主权与王在法下的原则。此时的英国议会,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295年的英格兰模范议会。尽管1760年即位的国王乔治三世仍然拥有相当的政治实权,但他既不同于许多欧陆国家绝对王权制度下的君主,更不同于同时期奥斯曼帝国、大清帝国的独裁君主,乔治三世是一位地道的立宪君主。理论上,他依然拥有首相和内阁的任命权,但长期来看,英国国王在君主立宪制下最终去行政化,成为一位高高在上、统而不治的虚位元首,已然是较为确定的趋势。
所以,此时的英国政治制度既不同于绝大部分欧陆邻国,又不同于欧亚大陆的许多传统大国,立宪政体(君主立宪)、议会主权、法治(王在法下)、代议制度、责任内阁、政党政治已经成为英国政治模式的基本特征。尽管此时的英国仅有少数富人阶层的男性拥有投票权,但32年之后,即1832年,一场波澜壮阔的选举改革的大幕逐渐拉开。在此后的一个世纪中,英国所有成年男女公民陆续获得作为基本公民权之一的民主投票权利。
经济上,1800年的英国已经启动工业革命。当然,当时的英国人并不必然认为他们已经处在一场伟大的经济与技术革命之中。实际上,许多领域的变化或变革是缓慢的,而不像后世命名的“革命”这个词所标识的那样快速和激烈,但这些缓慢而持续的变革累积起来,就促成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第二次经济革命——工业革命。
人类历史上上一场同等重要的经济革命,还是一万年前发生的农业革命。就技术发明而言,1769年詹姆斯·瓦特对于蒸汽机的重要改良以及随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成了工业革命的标志。几乎同时,纺织领域出现了珍妮纺纱机(1764年)等一系列重要发明。由于蒸汽机的改良,1787年英国出现第一艘以蒸汽机作为动力驱动的轮船。就金融制度而言,到1800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已经成立了一个多世纪,伦敦皇家交易所(成立于1571年)则已经拥有200年以上的历史。30年以后,即1830年,第一条铁路线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开通。这是人类铁路革命的起点。如果还是从1800年开始算,英国此后大概在三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工业革命。
身为现代人,我们往往有一种经济增长的幻觉,即认为人类经济总是不断向前,技术总是不断进步,创新总是不断涌现。但实际上,基于对人类经济史的统计和估算,从公元元年到18世纪,人类经济的增速是极其有限的。根据英国经济史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人类经济增速的转折发生在1800年至1820年前后,此前人类经济的增速总体上是极低的,此后人类经济的增速才逐渐进入了快车道。具体而言,公元元年至1000年,世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大约仅为0.01%,公元1000年至1820年的增长率也仅为0.22%,几乎没有增长;1820年至1998年的增长率才上升至2.21%。导致这种经济增速重大差异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英国首先启动的工业革命。
观念上,此时的英国已经历了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的双重洗礼。早在17世纪,弗朗西斯·培根于1620年出版了阐述新科学方法原则的《新工具论》,英国医生威廉·哈维从17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陆续提出并验证了血液循环理论,艾萨克·牛顿则于1687年出版了人类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543年,波兰人尼古拉斯·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从而引发了倡导日心说、质疑地心说的“哥白尼革命”。同一年,比利时人安德雷亚斯·维萨里出版了《人体的构造》,系统论述了人体解剖问题。这成为滋养英国人科学思维和素质的重要养分。从1800年算起,再过59年,英国人查尔斯·达尔文的伟大科学著作——《物种起源》将会正式发表。
对1800年的英国来说,一个新世界呼之欲出。事实上,这场正在英国发生的政治经济变革,不仅正在彻底再造英国,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国家,而且即将改变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基本规则与政治格局,进而创造出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世界。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