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13:13
由中国作协《诗刊》社、河南省文联主办的“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开幕式暨“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日前在河南郑州举行。
开幕式上,河南省文联主席邵丽表示,河南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诸子百家和多种文艺的发源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期待更多诗人朋友积极为河南的诗歌事业和刊物发展献言献策,使河南成为诗歌高地、文化强省。
座谈会上,叶延滨、吉狄马加、杨克、曹宇翔等多位往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发言,回顾参加“青春诗会”的难忘经历,表达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展望。
《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说,40多年来,《诗刊》的发展和青春诗会的开展,与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进步有着深层紧密的互动,也促进了诗人群体、国内国际诗坛的交流对话,是我们青春的一个启示性见证。
青春诗会代表更是分享了自己与诗歌、与青春诗会、与时代的深深联系。“第一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叶延滨说,在穷得只有一支笔、一张纸的时候,是学习和诗歌让他度过了最孤独的青春岁月。44年过去了,那些文字是青春最好的见证。”第七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杨克说:“参加青春诗会,是我热血岁月中的一个高光时刻……那一年的青春诗会,不仅仅是一场文学聚会,更像是一次思想的交锋与情感的释放。”对他而言,青春诗会也是一种生活的分享与交流,诗人们的写作方式或许不同,但依然能从诗歌中理解彼此。
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江非认为,青春诗会为诗歌发展遴选储备了大量的青年人才,青春诗会清晰反映出了新诗流变和诗学转向的整体面貌,青春诗会为更多独立诗人提供了难得的起点平台。第三十一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张二棍深情表白,“只要我们活着,就仿佛一场没有止境的巡礼,要用自己的喉音和腹语,答谢尘世间所有存在之物与未知之物。”
据介绍,“青春诗会”一直致力于推动诗歌事业的发展,为青年诗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自1980年《诗刊》社举办第一届“青春诗会”活动以来,今年是第四十届,四十余年间共推出590多位青年诗人。许多诗人从这里走出,成为中国诗坛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