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10:27
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举国同庆。为了祖国富强、民族复兴,无数国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工作。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总有一种力量会把人们从独立的个体团结成为牢不可破的整体,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从没有消失过的正能量。在带给人们温暖感动的同时,这样的力量也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亲密。
一条“英雄之路”揭牌,英雄母亲现身
10月17日,“问勇路”在新疆和田揭牌。陈祥榕烈士的母亲姚久穗受邀参加揭牌仪式。这是一条新修建的道路,位于新疆和田县新区人武部门前,旨在向陈祥榕等四位烈士致敬,以此来纪念、缅怀英烈。
2020年6月,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名官兵英勇牺牲。其中,陈祥榕烈士生前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感动了亿万中华儿女。
古有“岳母刺字”,今有“陈母问勇”。
陈祥榕牺牲后,部队领导问他的母亲姚久穗需要什么帮助时,姚久穗说:“我没有要求,我只想知道我儿子在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连长回答:“祥榕勇冠三军!”
“问勇路”正由此而来。
姚久穗为“问勇路”揭牌后,抚摸着陈祥榕英雄事迹路牌,眼含热泪地说:“榕儿是我的儿子,更是国家的儿子。‘问勇路’是儿子和牺牲战友生命的延续。”
姚久穗抚摸陈祥榕英雄事迹路牌,眼含热泪
揭牌仪式结束后,姚久穗在“问勇路”上种下象征喀喇昆仑精神的英雄树,“‘问勇路’对于我来说又多了一个念想儿,我想榕儿的时候可以来和田看看,这里会是我永远的牵挂”,姚久穗说。
前往新疆和田军分区某部看望官兵时,姚久穗在连队文化石前凝视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八个大字久久不愿移步。
“2020年,我受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事迹的感召,参军入伍到边疆……”交流会上,官兵们与姚久穗亲切交流,表达他们对英雄的敬仰,还叮嘱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我们都是您的儿子,我能抱抱您吗?”战友们的深情告白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谢谢你,孩子……”姚久穗哽咽着说道。
“祥榕班”的战友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通过视频与姚久穗线上交流。“谢谢孩子们,守边防很辛苦,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看着“祥榕班”的战士们,姚久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儿子。
“幺儿,以后莫再屏蔽妈妈了哈”
近日,27岁的云南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力所边境派出所民警陈瑞在边境巡逻中不慎受伤。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却突然看到了妈妈的留言。陈瑞瞬间落泪,原来这一次他的朋友圈忘记了屏蔽妈妈。
当天一早,陈瑞与同事及驻地联防员像往常一样开展边境巡逻工作。刚出发时还是烈日当空,忽然大雨倾盆而至,队员们全身都被雨水淋透,衣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
由于山路湿滑,陈瑞不慎摔倒,小腿被石头划破了。在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后,陈瑞和队友们沿着边境线继续徒步巡逻。
他们一路穿行密林、翻越陡坡,巡边结束时已是中午。结束当天的工作回到宿舍,已是晚上7点多。
陈瑞疲惫不堪地躺在床上,把不慎受伤的照片发了一条朋友圈与战友共勉。战友和朋友纷纷留言:“这伤啊,就是你英勇的标记,向你学习!”“顶风冒雨巡边的你令人钦佩!”
然而当陈瑞在留言中看到来自妈妈的评论时,顿时慌了起来。以往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陈瑞发朋友圈时,如有生病受伤的内容都会特意将家人屏蔽。“那天可能是因为太累了,所以忘记了屏蔽妈妈”。
陈瑞不知道的是,妈妈其实很久以前就知道儿子在朋友圈把她屏蔽了。“我知道陈瑞在边境线上工作还是艰苦的,他是怕我看到担心。”
这次看到陈瑞的朋友圈,得知儿子受伤的消息,妈妈立刻发来语音嘱咐他多喝点姜茶,她也把那句早就想对儿子说的话告诉了他:“幺儿,以后莫再屏蔽妈妈了哈。”
陈瑞休假回家时和妈妈的合影。
陈瑞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就想当兵保卫祖国。当他告诉爸妈自己要去戍边的决定时,爸妈支持的态度让他十分感动。
戍守边境的5年间,陈瑞只在今年春节回家陪爸妈过了一次年。陈瑞说:“我也希望过年能回家陪陪爸妈,但我不能走。因为我和同事守护的是祖国的边境,是身后的万家灯火!”
凌晨1点,19岁的他踉跄走向警车
近日,还有一段深夜“谈心”视频听得无数网友感动泪目。
在不久前一天的凌晨1时许,广东东莞市公安局清溪分局民警驾驶警车正在路上巡逻。忽然听到有人呼唤,民警马上掉头停车,只见一名小伙光着膀子身上还带着酒气,踉踉跄跄走向警车。
民警赶紧摇下车窗问他发生什么事了。小伙子趴在警车驾驶位车窗处声音颤抖地问道:“可以说吗?”民警温柔地回应:“当然可以,是受到什么委屈了吗?”他竟一下哭了出来:“我的奶奶去世了。”
民警急忙让他走到马路边,自己也紧随着下车,两个人一起坐在了马路边。民警用关切的目光注视着他,轻声询问、仔细聆听他的每一句话。
原来,小伙子今年19岁,奶奶的离世对他打击很大。他边哭边说,从小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是奶奶一手将自己带大,奶奶是他生命中最温暖的依靠。如今奶奶走了,他觉得自己孤独无依,“以后再也没人跟我说话了!”他挽着民警的手,靠在民警肩膀上泣不成声。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须经历的,特别是身边疼爱自己的人离去,我们肯定会伤心难过。但人死不能复生,我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过下去,而且要过得更好让家里人放心”,民警温柔地安慰他。
小伙子又哽咽着说,自己前几天发工资刚寄了5000元回家,异乡生活真的不容易。民警则用自己刚出来工作的经历鼓励他要脚踏实地。
民警关心地询问他是否一个人在这边,有没有同伴,并劝导他不要因为伤心过度饮酒,遇到难过的事情要向身边的人倾诉,不要闷在心里。
倾诉完后,小伙子的情绪渐渐恢复平静。民警对他说,“要尽快打开心结好好生活,真遇到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拨打110,我们为你提供帮助”接着小伙子起身紧紧握住民警的手,深深鞠躬表达感谢。
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说,有困难找警察,这一刻具象化了。
找到你们了,“抱娃哥”!
近日,两名大学生帮火车上的站票妈妈抱娃一整夜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贵州师范大学石绅宝、贵州警察学院魏忠民”,不少细心的网友注意到了两名大学生的学校。
原来,在今年的7月30日,魏忠民和两名好友乘坐火车前往拉萨。晚上11时左右,魏忠民在接热水时看到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小朋友站在过道上。当时车上人很多,魏忠民便推断他们母子三人没有买到座位。
魏忠民说:“当时看到那两个弟弟,我就想起家中两个年纪尚幼的弟弟。我深知独自带孩子的辛苦,再加上我即将成为人民警察,身上的责任让我更加义不容辞地去帮助他们母子三人。”
于是在没有事先与石同学商量的情况下,魏忠民将母子三人带回座位,想把座位让给他们。一个眼神,石同学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可那位母亲没有接受。在魏忠民和石同学的劝说下,母亲将孩子交给他们。他们便一人抱着一个孩子。
孩子睡着了,他们也睡了……直到第二天中午火车到站,他们才将孩子还给母亲。
双方留了联系方式便匆匆告别。后来,孩子妈妈和两个小朋友给两个小伙子发来了语音表示感谢,“两个孩子很喜欢这两位大哥哥”。
网友们纷纷留言:“这是年轻人的样子,小伙子很棒!”“……温暖了一路前行的我们”。还有网友表示,“下次我遇到了我也要这么做”。
发小儿去世后,他替友尽孝已有7年
老人张廷贤住在天津市红桥区。7年前,张廷贤的儿子周长志突然去世,家里只剩下老人自己。此后,老人儿子的发小儿、今年42周岁的陈韬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生活、替好友尽孝的重担。“这是老天送给我的第二个儿子。”如今,张廷贤逢人便讲。
上世纪90年代,陈韬与周长志从小就在一起玩。在外面玩累了,陈韬就去周长志家里玩,没少吃周家饭。“小时候我去大志家里,推门就进,和回自己家一样。中午放学,老太太也经常给我做好吃的,对我特别好。”陈韬回忆时说。
陈韬18岁时,母亲去世。张廷贤看到陈韬这么年轻就没了妈,特别心疼。“爱吃我就给你做。”张廷贤像疼儿子一样,疼着陈韬。
毕业工作,陈韬和周长志分别在不同行业努力奋斗。下了班,几名发小儿总是形影不离,一起钓鱼,一起谈理想、聊生活。
怎奈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周长志意外去世,这给老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就在张廷贤陷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中时,陈韬和朋友们站了出来,帮老人走出了丧子之痛。其中,陈韬因为住得距离老人家很近,更多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大志走了,我们就是您的儿子。”陈韬说。
7年里,陈韬信守了当初的承诺,对老人的照顾从未间断,给老人买菜、洗衣、理发、打扫卫生。逢年过节,陈韬带着全家陪老人过节,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只要有时间,陈韬两口子就带老人去周边旅游散心,哪家饭馆的菜好吃,就带老人去尝鲜。
为了帮老人解闷儿,陈韬买来智能手机,手把手教老人看视频、用微信,并且在老人家中安装了居家养老智能监测设备,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老人的情况。
“我母亲去世早,我小时候老太太没少帮我、疼我,就和我妈一样。”在陈韬心中,至今仍然记得张廷贤对她的疼爱,“老太太对咱的好,得记着。现在老太太老了,咱得尽孝。”
食堂老板贴告示“陪产”,回来一看惊呆了
前不久,河北沧州师范学院食堂的一个档口贴出了暂停营业通知。得知消息后,大学生们竟纷纷赶来排队“随礼”。
原来,档口老板范红亮因爱人生子,需回家陪产,为告知师生暂停营业的原因他特意在走之前拉了一条横幅:“吾妻生子 暂停营业 待我归来,欢迎全校师生前来吃糖。”
没想到学生们看到横幅内容后,纷纷在上面书写祝福语:“恭喜老板”“母子平安”“祝宝宝快乐健康长大”,还有调皮的学生留言:“距离高考还有6570天”……
10月10日10时许,范红亮的儿子出生,母子平安。10月13日陪产回来后,范红亮看到横幅上密密麻麻都是祝福,“特别感动,也特别震撼。”他粗略数了一下,大概有300多条留言。范红亮说一定把横幅好好收藏起来,等孩子大了,也给他看一看。
范红亮今年31岁,2020年开始他便在沧州师范学院的餐厅经营着这家名为“茶泡饭”的档口,学生们也都亲切地喊他“亮哥”。
说起拉横幅,范红亮说一是想告知大家停业原因,二是想跟大家分享第一次当爸爸的这份喜悦。
“身处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真的很幸福!”
资料来源:央广军事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每日电讯、今晚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