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而是风》:看到更为真实的劳伦斯
北京日报

2024-11-01 23:17 语音播报

京报读书
进入
京报读书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上世纪90年代,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去省城南京出差,总要去当时还在广州路上的先锋书店转转。先锋书店无疑是爱书人的圣地,每次去,我都怀着一种朝圣者的心情,亦仿佛鱼游进了大海。每次离开的时候,手里总是拎着一捆沉甸甸的书。《不是我,而是风》就是其中的一本。

喜欢上这本书,并非因为它是劳伦斯夫人所写的关于劳伦斯的书,而是一个看上去并无多少道理的缘由——仅仅因为它的书名。“不是我,而是风”,一种充满人生况味的无尽的感慨,像冬日午后一阵微风吹过来,有一种浅浅的暖意,从内心深处慢慢浮起。

事实上,弗莉达·劳伦斯在这本书中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情感。温暖、希望和爱,它们隐藏在平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就像风一样绵延不绝。

《不是我,而是风》作为“文化生活译丛”之一种,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1992年出版。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一生。这个副标题并不准确,实际上它是弗莉达·劳伦斯所写的关于她与劳伦斯爱情和生活的回忆录。本书开始于作者与劳伦斯的邂逅,结束于劳伦斯的离世。它让我们看到了天才作家劳伦斯在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中的那一面,或者说,它让我们看到了更为真实的劳伦斯。

劳伦斯的一生是不平静的。他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体弱多病,26岁那年母亲辞世,他因痛苦,再加之身体疾病,辞去了大学教师的工作。他所创作的小说《虹》《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等多部小说先后被禁。由于劳伦斯杰出的文学才华以及他桀骜不驯的性格,他在别人的眼里总是那么奇怪。

然而,恰恰就是这样的劳伦斯,在他26岁那一年,遇到了弗莉达。弗莉达比劳伦斯大5岁,并且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两人只有短暂的接触,劳伦斯便写信给弗莉达:“你是全英国最令人赞叹的女人。”而弗莉达亦承认:“我受到了比我自身更强大的力量的牵引。”就这样,1912年5月的一天,劳伦斯和弗莉达在一座名叫查灵克罗斯的车站会面,两人在仅仅相识6个星期后就一起私奔,从此开始了他们二十余年血肉交融、荣辱与共的生活。

劳伦斯和弗莉达的爱情就是放到今天也是惊世骇俗的,在当时更是如此。“我已经理解不了世界上的事了。”弗莉达的父亲曾如此感叹。没有任何人祝福,生活依旧困顿,他们不得不颠沛流离。从书中大量的书信可以看出,两人还常常分开,但弗莉达依然无怨无悔。她在书中写道:“要想理解我俩之间的事情,就必须经历我们经历过的事情……这不是一般人所走过的路。”弗莉达在忍受弃子痛苦的同时,全身心扑到了劳伦斯的身上。她爱劳伦斯,理解劳伦斯,在她的眼里,劳伦斯“和蔼、宽厚,并有激情”。在劳伦斯的生命中,弗莉达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的精神支柱。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弗莉达,劳伦斯一定不是我们今天所知晓的劳伦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一定会缺失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已经不能再为劳伦斯做什么了。唯有太阳、大海、夜空、星星、月亮是他的一部分……”在劳伦斯生命的最后时刻,弗莉达写下了这一句话。依旧是平静的语气,却有小小的风暴在读者的心头掠过。我一直记得读到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潮湿、感伤,却又暖意盈怀。虽然劳伦斯和弗莉达的爱情始于不完美,但时间原谅了一切,时间也证明了一切,他们的爱情具有抵御世俗、化解苦痛、成全人生的伟大力量。

《不是我,而是风》这本书一直被我放在书橱中常读的那一部分书里。事实上,最近我已很少再去读它,就像我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去南京,很少再去先锋书店一样,哪怕它后来有了更大的门店、更多的分店。随着阅读量增多,年龄增长,我已经很难再因为被一本书的书名吸引,而去买它。今天,买书于我,已经是一件谨慎的事情。

但我依然记得多年前的那一场风,我知道它一直都在轻轻地吹动。那是弗莉达·劳伦斯平淡如风的文字,那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爱与坚守。

(作者为旧书爱好者)

京报读书

编辑:高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