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淘书,二手书里的温暖情怀
北京日报

2024-11-01 23:35 语音播报

京报读书
进入
京报读书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淘来的这些二手书,有的书里面有藏书票,有的书写着购买日期和书店名,有的书画着重点段落,有的书标注着拼音,有的书写了感想和注释,还有的书折着页码。

时值晚秋,宜人的天气,给人秋高气爽的感觉。出行恰巧要在中关园公交站转车,车站正对着北京大学的东门,门口陆续有游人登记进校去参观,那是让人充满向往的地方。忽然想到以前出入北大校园的日子,好像一切很远,又很近:在未名湖畔散步,在北大图书馆读书,在校园内外淘书……仿佛幻灯里的照片,一幕幕投影出来。

二十八年前,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读书,那时的白石桥路两边、路中间都种着高大的杨树,浓密的树荫遮住了整条道路,形成一条南北贯穿的景观大道。骑上弟弟当年给我买的一辆永久自行车,来到北大校园,看看三角地几个广告牌上贴着的各种通知,里面有电影、戏剧展演,有文学社的诗歌朗诵会,有文学、历史、经济、哲学、国际等讲座,还有大课、小课和各种交流活动,你喜欢什么,就去礼堂、教室,找个地方坐下来听课。不论你来自哪个院校,北大都一视同仁,课堂上大家听得认真,老师讲得精彩。谁去得早谁就有座位,没座位就坐在台阶上,台阶上坐不下时就靠墙边站着,人多但不喧闹。那样的年代知识充盈,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本校大学生、借读生、走读生,其他大学的学生,游学的人,还有社会青年等,都能在大学教室、阶梯教室、礼堂里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大家都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心。通过串走各个大学,能学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我在这里认识了不少“学友”。每当得知哪个大学有名人来讲座时,大家都会奔走相告,可以一起去听一堂真才实学的讲座。那时候各大学饭堂里的饭菜很便宜,几块钱就能吃饱吃好。

那时的周六周日,北大校园里有一个旧书市场,许多“老学究”将家里装不下的书、闲置多年的书都拿出来摆卖。只要花一两块钱,甚至几毛钱,就能买到心仪的书。我曾经在旧书摊位上,集齐了一套1959年中华书局第一版的繁体字《史记》。书买到手时,那种惊喜也许是只有爱书的人才能体会。还买到了繁体字的《庾子山集注》,也是难得的珍品。大半天时间我都穿梭在书摊前,为了买书不吃午饭,用节省下来的钱,再多买两三本书。

不仅校园里有旧书市场,在北大东门外还有一个摆地摊的旧书市场。这个旧书市场里书的品相,要比北大校园里的书稍微差一些。那时,中关村北大街还没有贯通,中间的“城中村”里还有个万圣书园。我在那里买过一些书,还记得有一本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除了北大旧书市场,旧书商也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摆摊。他们每周六日把书运到图书馆门前或者西边的路边,搭上摊位,摆上书。我还记得在那里买过一套中国文化名人书系《谈故乡》,还有《菜根谭》的大开本书,至今还珍存在书柜里,常常翻阅,受益匪浅。每当翻看这些书时,似乎又回到那些淘书的时光,回到大杨树下淘书的情景里。

淘来的这些二手书,有的书里面有藏书票,有的书写着购买日期和书店名,有的书画着重点段落,有的书标注着拼音,有的书写了感想和注释,还有的书折着页码……那个折了页的藏书人,也许读到这一页就去忙其他事了,再也没读完这本书,留下了遗憾。如今这本书流落到书摊上,又开始寻觅知音,等待有人接着读完书中的故事。

随着城市的规划,不少书市、书摊逐渐退出了校园和路边,像地坛书市这样有规模的书市逐渐多了起来,吸引爱书人前去淘书。书市更多的是展卖出版社或者书店的新书,而曾经在旧书摊的书中发现的书签、签名、便笺等意外收获再也没有了,也看不到藏书人在书里写下的读书笔记和随感,那些二手书里的温暖情怀已不再。

今天,再次走过北大门口,突然回忆起那些有书摊可以逛的周末时光,那时候没有手机的干扰,沉浸在一本书中和淘到喜欢书的快乐心情,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富足和快乐。

(作者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京报读书

编辑:高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