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月《不舍昼夜》:书写70后“打工人”的心灵史
北京晚报 | 作者 李峥嵘

2024-11-03 13:38 语音播报

京报读书
进入
京报读书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不舍昼夜》王十月 著 花城出版社

近日,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十月推出最新长篇小说《不舍昼夜》,这是70后江河奔涌般的生活史,也是千千万万的平凡“打工人”数十年往返城乡的心灵史。

《不舍昼夜》以“70后”主人公王端午的人生轨迹为主线,书写了从20世纪70年代至2023年近50年内个体生命的历程与时代变迁。

在新书发布会上,王十月说:“青少年时期,因为我读了一些书,遇见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因此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理想主义的种子,然后我怀着这颗理想主义的种子走向世界,一路上风吹雨打,摇摇晃晃,这盏理想主义的灯随时都会熄灭,但是最终它没有熄灭。《不舍昼夜》书中写的就是一个像我一样的平凡人的心灵史。”

小说中,王端午幼年时弟弟不幸去世,他觉得弟弟的死与自己有关,从此弟弟活在了他的脑海里,成为他人生的另一面。他不甘走父辈的老路,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辗转珠三角多地打工,经历了农民、工人、打工者、书店老板等身份转变,见证了初代农民工们低谷与辉煌的人生起落。在人生的每个重要关口,王端午都要经历自我分裂的激烈论辩。他热爱阅读,这始终是他的人生指引。

谈到本书的创作历程,王十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这几年被疾病困扰,同时心中有太多的困惑,太多想表达的东西又无以言说。王十月在生病中,重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黑塞、鲁迅等大作家的经典作品,获得了和生病之前看全然不同的感受。“我过去喜欢水一样温润的小说,但现在我喜欢更有力量的小说。”他想用小说的形式,全面深入而且集中表达自己这些年无以言说的挣扎,“我想写我们这代人这几十年来,脑子里究竟产生了什么,但一直没找到好的切入点,直到有一天,也不记得是什么机缘,总之突然有了想写的冲动。这些思考就集中在《不舍昼夜》中体现。”

《不舍昼夜》聚焦时代迅猛变化中的矛盾个体,探讨“人何以成为人”,并以其鲜明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得以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王十月,本名王世孝,1972年出生。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中篇小说奖、百花文学奖等。王十月没有上过大学,年轻时一直在社会底层做各种苦活累活,但是他不希望被贴上打工文学的标签,也没有将新作当打工小说来写,“写的是人生一世,该如何活过,才能算是‘成为了人’。我让书中人物的生命时钟与我的高度重叠,这样我能更准确地呈现人物与所处的时代。我的责编李谓说这部书是我的自传,也对,也不对。对,是这部书可以算作我的精神自传;不对,是王端午不是王十月,他们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人。”在小说人物身上,王十月寄托了自己的精神追求,无论时代如何风起云涌,平凡人的主体性不能被淹没和否定,总有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拧巴但是依然倔强地活着。

在《不舍昼夜》中,王十月的创作运用了现实主义与现代派技法的融合,既有坚实的现实主义底色,同时巧妙地运用了现代派文学的一些技法,为小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典型的是王端午脑袋里住着弟弟这一设定,弟弟的死成为王端午内心的一个心结。这种超现实的元素与现实的叙事相互交织,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现实的残酷与真实,又能体验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奇幻感。

评论家、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点评《不舍昼夜》:“这本书保持了王十月的风格,比如说很真诚、深情,文笔质朴。而另一方面,这个作品呈现出很多新的特质,比如作者对乡村的态度、对现实的态度有一种升华,更多去关注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再执着于现实的生活。”作家鲍十评价说:“《不舍昼夜》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底色,同时又运用了现代派文学技法的作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端午的脑袋里住着他的弟弟,实际上是两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动,有魔幻的色彩,也有超现实的色彩,这种形式增加了这个作品的表现力。”

此外,作家还塑造了人物的复杂性,例如主人公王端午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他爱读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情怀,不甘于平凡的生活,但又在现实中不断地遭遇挫折和困境。他内心有道德律,但又并非完全纯粹;他渴望成功,但又常常在琐事中消耗自己;他不想被世界改变,但又一直在被世界改变。这种复杂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小说中不仅对主人公进行了深入地刻画,对其他人物的描写也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比如王端午的父亲,既有专断的一面,又有对儿子关心的一面;王端午的妻子冯素素,在婚姻生活中既有与王端午的争吵和矛盾,也有对家庭的付出和坚守。这些人物的多面性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读者福尔摩小黑说,《不舍昼夜》是一把像锐利的手术刀的文学,它精准地剖析着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也是一部极具感染力的小说,让人多次落泪。

京报读书

编辑:高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