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07:51
▶北京新发地市场入冬供应充足
昨天,京城迎来入冬以来首场雨。记者探访发现,雨中的北京新发地市场繁忙依旧,冬储大白菜交易火热,一个月前走高的猪肉价格出现松动,榴莲、车厘子等进口水果进入供应旺季。详情>>
▶北京今明气温回升周末北风登场
昨天,入冬后首场降雨抵京,雨水淅淅沥沥一直下到夜里。根据预报,今天降雨结束,今明两天京城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详情>>
▶北京:中小学将一校一策制定劳动教育清单
昨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编制与实施说明》,提出小学低年级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主要包括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可逐步增加社会劳动内容。开齐开好劳动课程的同时,所有中小学将“一校一策”制定劳动教育清单。详情>>
▶北京: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上新”
昨起,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在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北京海淀区政府网站上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公众可在12月12日前登录相关网站反馈意见。详情>>
▶北京:“银杏之窗”爆红 宾馆贴心获赞
昨天,秋雨萧瑟,为京城秋景增添了别样味道。在首都宾馆,两棵百年银杏树迎来最佳观赏期,如云如盖的金黄色银杏叶盈满窗景,不少市民游客冒雨前来打卡拍照。而作为新晋网红秋景的所有者,首都宾馆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赏秋者,共享美景。详情>>
▶京津冀基金与企业签约投资额达30亿元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市经信局获悉,11月12日,2024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京举办。本次活动以“融汇科技金融,赋能产业链群”为主题,由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三地协同办主办,三地经(工)信部门、科技部门、投促部门等协办。17只京津冀基金代表与35家企业代表签署合作协议,签约投资额达30亿元。详情>>
▶供暖首日,“绿色温暖”遍布津城
又到供暖季。“暖”,不仅是一种体感温度,还是冬季民众心头的期盼。11月13日,天津市正式启动供热。每年供热首日,都是民生保障的一场“大考”。供热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市民家中的暖气是否及时升温?昨天,天津日报记者走进热电公司、供热调度指挥中心和居民小区,实地探访冬日“温暖工程”的每一环节。详情>>
▶京津冀“备战”新雪季
进入11月,京津冀开启入冬进程,也预示着新一年冰雪季的到来。随着我国冰雪经济持续升温,京津冀冰雪消费也火爆“出圈”。新雪季,三地雪场准备工作如何?区域内有哪些冰雪消费新趋势?天津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详情>>
▶河北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供给足
从11月13日在邯郸召开的河北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9月末,河北省涉农贷款余额达2.35万亿元,6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3%,高于河北省贷款增速4.1个百分点;河北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23.3%,普惠金融呈现量增面扩供给足的特点。详情>>
▶种好河北“菜园子” 保障京津“菜篮子”
11月4日至5日,第七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暨招商对接活动在衡水市冀州区举办。蔬菜投资商、采购商、经销商及行业专家等1500余人现场进行对接洽谈。近年来,河北坚持种好“菜园子”,保障京津“菜篮子”的发展定位,实施千亿级蔬菜产业工程,建设环京津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创建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持续推动“河北净菜”进京,河北省蔬菜产业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