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09:52
石景山区古城西路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纳入改造的十余栋居民楼中,居民同意率达到了97.8%,惠及居民1000余户。而在项目开工前,居民同意率只有65%,让改造面临较大阻力。这不禁让人好奇,改造同意率的大幅提升是如何实现的呢?
此次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是古城西路社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居民楼,其中甚至还有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老楼,主要涉及上下水管的更换,部分楼栋还进行了外墙保温、抗震加固改造。“刚一听说要改造,大部分居民还是比较支持的。不过,家里刚装修的、老人身体不好的居民,就有比较多的顾虑。”古城西路社区党委书记冯敏说,为了征得这部分居民的同意,社区通过暖心服务这一招解了不少人的后顾之忧。
上下水管道更换,需要到居民家中施工,可有的人家刚装修不久,居民担心施工会破坏厨房卫生间的瓷砖,导致完工后瓷砖的花色不统一。为此,社区积极与施工方沟通,最终达成共识:在恢复施工现场时,由施工方负责铺设同样花纹或颜色的瓷砖。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诚意,这几户居民终于点了头。
“有的居民其实并不排斥改造,但是施工期间家里没法留人,所以也产生很多顾虑。”冯敏说,针对这种情况,社区积极与住户和施工方沟通,如果离京时正好赶上工期,社区就会让施工方先完成公共区域的作业,将这户居民的施工时间推后几天。
还有的居民因为家中老人身体不好,拒绝入户改造。社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为心脏不好听不得噪音,老人的家人起初完全不同意改造。了解情况后,社区特意协调施工方尽量在老人外出时施工并缩短了工期,还安排老人可以随时到居委会休息。在社区的积极推进下,老人一家也终于点头同意。
即便已经“磨破了嘴皮”,在推进改造的过程中,社工还是会遇到各种难题:有时楼上楼下的居民已经同意,有的甚至已经出去租房等待改造了,但因为一两户居民不同意,迟迟无法开工,导致先前同意改造的居民一气之下又反悔了。为此社区又想到了第二招:发动居民参与,让楼上楼下的老街坊和不同意改造的居民多沟通。在老街坊们的助力下,“一波三折”的交涉终于变成了“水到渠成”的同意书。
除了社工、老街坊的暖心劝导,社区还有第三招:改造采取先改一批的方式,让部分持观望态度的居民最终转变了想法。“一开始,有些居民对改造与否并没有明确的态度,但当大家看到换下来的锈迹斑斑、几近堵死的铸铁管时,不少犹豫不决的居民主动同意了改造。”冯敏说,目前古城西路社区的改造已接近尾声,随着施工架的拆除,新的社区面貌即将展现在居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