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有线电厂办公楼:我国有线电工业发展的实物见证
2024-11-18 18:1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突出反映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保护和利用好历史建筑,对保护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留存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意义重大。

作为全国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北京研究制定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实施了一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优秀案例。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支持,北京建筑大学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本栏目精选部分优秀案例,旨在展现历史建筑之美,引导科学保护利用,持续推动新时代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北京有线电厂,代号国营第738厂,是“一五”时期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之一。1957年9月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家研制生产自动电话交换机和电子计算机的大型骨干企业。

1953年我国开始了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1955年5月,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恢复、发展经济,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健全的工业体系,苏联帮助我国建造一座年产10万台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同年8月正式签订建厂合同,由列宁格勒的红霞工厂负责援建。1954年2月开始征地,1955年5月破土动工,1957年竣工。北京市有线电厂于1957年9月成立。

1958~1961年扩建期间,紧靠旧厂房补建了一座4层新厂房。建成了计算机车间、压塑车间、变电所、汽车库、厂区道路和集体宿舍大楼等。厂区整体建设格局基本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用原有厂房改造了一个机房,重建了表面处理车间。

1987年11月完成厂房改造6340平方米。

1988年,中、德双方签订合资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合资企业建在738厂院内,于1992年12月全部竣工。

1997年9月,在兼并北京电镀总厂及北京市无线电三厂的基础上,组建了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次列为历史建筑的包括工业建筑1栋:原北京有线电厂办公楼。本次历史建筑的确定,重点关注了我国“一五”时期工业发展的工业建筑,其有着鲜明的现代工业厂区建筑特征,是我国有线电工业发展的实物见证,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同时它记录了我国早期工业建筑的发展,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图 平面位置示意图

1原北京有线电厂办公楼

原北京有线电厂办公楼,后改名为兆维华灯大厦,现为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位于兆维工业园区西南角A区,西侧为酒仙桥路。

图 正立面

建筑平面为五边形围合体建筑,苏联式工业建筑风格,砖混结构,外墙青砖砌筑。建筑由A1和A2楼组合而成。A1楼平面呈“C”形,高3层,立面凸出壁柱,平屋顶,窗间墙为浅灰色,现代平窗,檐下仿椽。A2楼平面呈“U”形,高4层,凹口面西,南北楼间有3层连廊,平屋顶,青灰色窗间墙。A1与A2楼衔接处下设门洞。穿过门洞进入建筑围合院落院内植雪松,有六角攒尖顶凉亭1座,额枋上绘有红五角星。

图 檐部装饰
图 窗户细部
图 檐部装饰
图 檐口及屋顶红星瞭望台

该建筑是研究我国有线电工业活动的实物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同时该建筑是典型的苏联式现代工业建筑风格,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为工业活动而建造的建筑结构特征、工艺及特色,具有一定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内容来源:《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仅供学习交流


作者:

北京印迹inBeijing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