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14:36
因为出售房产引发纠纷,男子谢某串通外地来京务工女子张某等人,通过假结婚假离婚以及伪造古玩生意抵押借款等手段,骗取法院司法调解书,借此将已卖出的房子转移到朋友名下。东城公安分局经侦支队破获了这起涉嫌虚假诉讼案,谢某等多名嫌疑人均已被抓获并移送审查起诉。
去年8月,东城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接到东城区人民法院转来的虚假诉讼线索。38岁的进京务工女子张某在短短一个月里,与一名男子先结婚再离婚,随后又以房产为抵押,向另一名男子杨某借款500万元用于经营古玩生意,被杨某起诉追讨欠款,案件存在诸多蹊跷之处。警方迅速对此案立案侦查。
经警方细致工作查明,早在2016年,55岁的本地居民谢某和妻子将名下拆迁分得的房产出售给亲戚并拿到七成房款,后双方发生纠纷。经过诉讼,法院判决谢某夫妇配合买房人过户房产。2020年,在认识了来京务工人员张某后,谢某开始实施他的“保房”计划。他多次通过请客吃饭、介绍工作、代交房租等方式拉拢张某,熟识后,便请求张某帮忙。谢某先与原配“假离婚”,与张某办理结婚手续,随后将那套涉及诉讼暂时还在自己名下的房产过户给张某,俩人再离婚。紧接着,谢某指挥张某向他的朋友杨某借款500万元,经营莫须有的玉石生意,并将谢某过户给张某的房子抵押给杨某作为担保。最终,杨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讨欠款,与张某达成调解协议,将房屋过户给杨某抵销债务。在杨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过户房产时,执行法官发现了案中蹊跷,谢某等人虚假诉讼转移房产的筹谋也随之败露。
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谢某等人以捏造案件事实、虚构民事纠纷等方式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涉嫌虚假诉讼犯罪。在查清事实情况、掌握相关证据后,警方将张某、谢某夫妇、杨某等涉案犯罪嫌疑人抓获。在审查过程中,张某不断哭诉,后悔自己被小恩小惠冲昏头脑,参与虚假诉讼活动,直至案发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竟涉嫌犯罪。
警方提示,虚假诉讼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公众应严肃对待国家婚姻登记制度,严守法律底线,避免因一时糊涂,参与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