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17:44
近日,精美绝伦的“天宫藻井”冰箱贴成为文创界“顶流”,并掀起一股追寻“中华古意之美”的风潮。那么,“藻井”的“藻”是指什么?是怎么来的呢?这就不能不提到建筑彩画。
建筑彩画,有“锦绣木衣”之称,古代还有个雅致的名字叫“装銮”。在古建木质构件上彩画的传统,在我国已有3000年的历史。彩画能有效地起到防虫、防潮、防老化的作用,延长古建寿命、提升建筑档次,更将礼法等级的寓意体现在建筑上。
由于我国古代建筑构件都是木质,有很高的火灾风险。根据古人总结的阴阳五行中水能克火的说法,建筑彩画的纹样中也大量出现了与水有关的元素,借此表达压制隐患的意愿,这恐怕也是春秋时期水藻图案就出现在木质建筑之上的原因。
汉代的人们不仅在木质结构上绘制水藻、莲花、菱藕等水生植物的图案,更是将穹隆状的建筑天花结构称作“藻井”,希望能压制火魔作祟,趋吉避凶、纳福迎祥,从而保佑建筑物的安全。东汉时期的张衡在《西京赋》中解释“藻井”时说:“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文。”即“井”加上藻纹饰样,取“藻饰于井”之义,故称为“藻井”。东汉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也有相关记载:“圆渊方井,反植荷蕖。”是说建筑天花结构圆的有“渊”,方的有“井”,一棵棵荷花,好像倒栽在棚顶。与藻井相呼应,建筑彩画的一些图案也成了蕴藏着向往吉祥、躲避灾祸的“密码”,象征着富贵、平安、长久、祥和。
佛教在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凿崖造寺之风遍及全国,源自印度、波斯和希腊的火焰纹、狮子、金翅鸟等域外装饰,在建筑彩画中广为流传。这一时期,屋顶天花板上的图案绘制得到发展,敦煌莫高窟的西魏彩画就被后世称为“井口天花”,极大地丰富了建筑彩画的题材和风格。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