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17:05
长安街之所以被称为“神州第一街”,不仅仅是因为其长度和宽度,更是因为它所处的独特位置,长安街两侧集中分布着众多地标性建筑。
这些符号塑造了独特的政治形象,比如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等等,很多对党和人民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发生。
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长安街:四维解码“神州第一街”》,让您了解长安街的历史文化,可知晓中国如何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长安街:四维解码“神州第一街”》
长安街知事 编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全书共八章:名动天下的长安街、纵贯时空的长安街、见证盛事的长安街、人民的长安街、开放的长安街、立体的长安街、厚重的长安街、生态的长安街。书稿中配备了大量的照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全面地介绍了长安街的历史、文化、经济、建筑、生态等各个方面。
本书由长安街知事编著,单霁翔作序,舒乃仁题字,集结北京日报社图库70余年典藏照片。内置北京市测绘院编制的长安街高清地图,细节丰富、惊喜多多,就是放在书架上,也是“颜值担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书写长安街,梳理有关长安街的文化知识和历史故事,不仅是在回望过去,更是在展望未来——“神州第一街”和一栋栋沿街建筑,释放的历史与现实信息,昭示着我们在新时代如何砥砺前行。
精彩导读 先睹为快
城楼览风云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重大庆典、重大国事活动都在长安街举办,比如阅兵、群众联欢、迎接外宾等,长安街成为“盛世大典”的举办地、“国之大事”的见证地。
每当举办这些重大庆典的时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长安街,长安街一次次地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大国气象和盛世繁华。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 , 立于天安门广场上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年号。摄/北京日报记者 戴冰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各界群众代表,沿着长安街通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这一天,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转折点,也成为长安街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从1949年至1959年,共和国在长安街连续举行过11次国庆阅兵。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分别于1984年、1999年和2009年,在长安街举行了3次国庆阅兵。进入新时代以来,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长安街隆重举行。
2019年10月1日和 2021年7月1日,长安街又迎来高光时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先后在这里盛大举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天安门广场放飞气球。摄/北京日报记者 和冠欣
除了重大庆典之外,每逢春节、国庆以及北京举办重要国际活动的时候,长安街沿线的建国门至复兴门之间都会精心布置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花坛,成为来往行人的打卡点,它们共同组成长安街上亮眼的色彩。
人民的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北侧的天安门城楼,是长安街的原点,祖国的心脏。以此为起点,长安街向东西两侧无限延伸,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988年1月1日9时整,一声铃响,天安门东西马道的朱红色大门缓缓打开了。那天,77岁的北京市民高希武,成为正式开放后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中国游客。
如今登上城楼的人不会想到,它的开放始于一封信。1984年9月,一封署名“华兴”的信受到了中央的重视,经过反复研究,1988年元旦,古老而庄严的天安门城楼正式向公众开放。
1988年元旦,第一批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游客。图源:北京日报
二十四年后,设计师张开济口中天安门城楼的“配角”——天安门观礼台,也首次向公众开放。2012年的元旦,首批5000名游客登上观礼台,目睹了新年第一次升旗仪式。
灯饰、粉刷、彩绘……近年来,每逢关键时间节点,天安门城楼都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开放三十六年来,城楼已累计接待了超过5000万人次中外游客。
天安门城楼管理处讲解组组长刘阳仔细观察过,城楼前廊正中的位置总是傍晚时的天安门广场。游客最关注的,“这个位置确实特殊,可以看到天安门广场上的一系列建筑在一条直线上,此外,这也是领导人站过的地方,所以游客们都特别愿意在这里多做停留,去感受、拍照。”
摄/北京日报记者 武亦彬
刘阳在城楼工作了二十七年,2017年6月6日,讲解组正式成立,她成了第一批讲解员。据刘阳描述,天安门城楼大殿东侧陈列的第一枚国徽,也是现在的热门打卡点。
“越来越人文”,是刘阳工作几十年来感受到的变化。最初,城楼上只有一些基本的陈设展,能讲解的内容也很有限。后来,大殿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了展板,西侧回顾了天安门的历史和建筑特色,东侧则从开国大典开始,盘点了几次重要的国庆阅兵。与此同时,无障碍游览服务也在不断提升。
1950年国庆一周年前夕悬挂到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一枚木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现陈列在天安门城楼大殿东侧。摄/北京日报记者 丁文捷
“越来越多的家长带孩子来参观,哪怕孩子只有三四岁,还不能理解,家长也会带他们来感受这个氛围。”刘阳还注意到,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背后的故事与内涵了。
登上城楼,站在前廊最中央的位置,中轴线上国旗飘扬,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后面的毛主席纪念堂连成一线,眼前的长安街车流不息,历史与现实的轴线在天安门交汇,又延伸至无尽的远方。
摄/北京日报记者 丁文捷
广场阅盛世
下期文章,将带您了解天安门广场如何从皇宫禁地到人民广场,这里又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