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传承千年、连绵相继,在于其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民俗民间特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近日,崔各庄乡的“幡鼓齐动十三档”成功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推介是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经征集,向社会推介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民俗民间项目和民族项目。
幡鼓齐动十三档
“开路打先锋,五虎紧跟行。
门前摆设侠客木,中幡抖威风……
神胆来蹲底,幡鼓齐动响太平!”
“幡鼓齐动十三档”是北京传统武会的代表,
发起于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
盛行于明朝嘉靖年间,
是融合了武术、舞蹈、杂耍、曲艺、音乐等多种元素的民间技艺,
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十三档”具体指开路、五虎棍、秧歌(高跷)、中幡、舞狮、双石、石锁、杠子、花坛、吵子、杠箱、天平和胯鼓。
90年代初,崔各庄乡多位热衷传统体育技艺的传承人齐聚在一起,深入研究传统技艺服装、挖掘武会老歌词、回味十三档路数,共同组建演出团队。
1991年“幡鼓齐动十三档”在崔各庄乡奶子房庙开始第一次展演,从此之后每年都参与其中,深受地区百姓喜爱。
2014年被列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4年成功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
崔各庄乡“幡鼓齐动十三档”自2004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都受邀在东岳庙演出。
2007年参加朝阳区民俗博物馆主办的“六合催春”幡鼓齐动十三档民间花会;
2019年赴希腊参加帕特雷市嘉年华演出活动。
“幡鼓齐动十三档”作为崔各庄的优秀非遗成果,坚持服务地区百姓,积极与社会辖区单位联动,多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传统技艺在身边”等系列活动,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普及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
北京日报、新京报、新浪网等多家知名媒体对“幡鼓齐动十三档”的表演进行过专题报道。
借助朝阳区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的有利契机,崔各庄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工作的推广和传承,加大对“幡鼓齐动十三档”的支持力度。
该项传统技艺蕴涵着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和熠熠生辉的民俗文化,体现着古老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感,寄托着崔各庄地区百姓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