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底,我国5G个人用户普及率将超85%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夏骅

2024-11-26 17:12 语音播报

经济

5G智能家居设备让家里更“智慧”、一批升级版5G工厂相继落户、5G智能机器人随处可见……5G将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近日工信部等十二部门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下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5G规模赋能成效凸显,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

一批5G创新应用将“出炉”。《方案》提出将培育5G新终端,鼓励融合5G的XR业务系统、裸眼3D、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产品创新发展。5G新体验将更加丰富,《方案》明确要加速5G新通话、裸眼3D、云手机、5G消息等应用创新,实现5G新通话用户规模突破1亿。

5G赋能千行百业的能力将大幅提升。《方案》提出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推进“5G+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5G赋能农业、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的生产经营提质升级。

《方案》明确发展目标,表示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具体来看,5G规模赋能成效凸显,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5G新消费新体验不断丰富。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亿,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

5G产业供给不断丰富。5G-A国际标准参与度持续深化,5G国内行业标准体系加快完善,5G融合应用标准超150项。5G网络能力显著增强,5G覆盖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8个,5G网络驻留比超85%,建成7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带动5000个边缘计算节点建设。

5G应用生态加速繁荣,2027年底我国将推动建设一批5G应用规模发展城市,培育200家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5G应用创新载体。

当前我国5G发展已有明显成效。截至2024年9月,5G基站总数达408.9万个,已实现“乡乡通5G”,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基础网络。5G行业虚拟专网数超4.5万个,有效满足各行业对网络定制化、数据本地化、管理自主化的应用需求。5G融合应用标准数量超100项,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5G行业终端进网产品数量超700款。5G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应用案例数累计超10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


编辑:夏骅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