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17:30
今年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接续华章铸辉煌——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110周年特展”正在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展览以时间为轴,分为“创基:北疆博物院时期”“厚植:天津自然博物馆时期”“腾飞:新时代时期”三部分,带领观众感受天津自然博物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蜕变与成长。
探展·亮点
弥足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复制模型
1914年,法国昆虫学博士、博物学家桑志华来到中国,开启了25年的科考路。他搜集了20余万件自然标本及人文藏品,创建了中国北方早期自然历史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庞大的藏品数量、独特的藏品体系、卓著的科研成果、世界顶尖级专家学者到访,使北疆博物院名扬世界。
特展中展出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复制模型弥足珍贵。据了解,1929年12月2日,青年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又称猿人洞)发现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由加拿大解剖学家、古人类学家步达生鉴定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名“北京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弥补了从猿到人的缺环,为人类演化研究提供了珍贵而生动的实证,意义十分重大。不幸的是,这批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向美国秘密转移的过程中神秘失踪,成为悬而未决的世纪谜团。
北疆博物院文物专家告诉记者,北疆博物院珍藏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是当年最早的一批直接从原标本复制而成的模型,由于失真度很低,在“北京人”化石原件丢失之后,显得弥足珍贵。2000年5月30日,80多岁的著名古生物学家胡承志来津,对天津自然博物馆珍藏的四颗“北京人”头盖骨模型进行鉴定,证明北疆博物院珍藏的就是当年那少量的化石模型之一。胡承志教授是当年“北京人”化石包装及装箱的参与者,也是当年头盖骨模型的制作者。据他回忆,天津自然博物馆现保存的4个头盖骨化石模型是最初制作的一批——其中一个是1929年由步达生用瑞士的原料到英国翻制的;另外3个是胡承志亲手制作的,时间约在1936年。
中国境内第一件有科学记录的旧石器
展厅的中间展柜中还摆放着一块“其貌不扬”的黑色石头,实际却大有来头。这便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件有科学记录的旧石器——甘肃庆阳出土石核(模型)。1920年,桑志华在甘肃庆阳考察时发现了一块由黑色石英岩打制而成的旧石器时代石核,同年8月又发现3件旧石器时代石片。这几件人工石制品,被考古学界称之为中国内地第一批有正式记录的旧石器。庆阳的发现叩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大门,打破了自1882年以来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中国不可能有旧石器的论断,揭开了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的序幕。可以说,一件人工痕迹清楚的石英岩石核,将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历史推移至数万年前。由于历史原因,原保存在北疆博物院的石核原件被转移至北京,后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特展还展出了“河套人牙”(模型),这也是当年由桑志华考古发现的。1922年,桑志华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的萨拉乌苏河附近,意外发现了一颗小小的门齿化石,经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系教授步达生鉴定,确认属于更新世的人类,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河套人牙”。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国的古人类学研究就此起步。
师氏剑齿象化石揭露华北地区远古生态
进入新时代,天津自然博物馆形成了一馆两区新格局,主馆区位于天津市文化中心,而位于主馆区向北5公里的北疆博物院同样承担了很多历史文化功能。
站在北疆博物院门前,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穿过一扇绿色大门,宽阔明亮的展厅映入眼帘。抬头望去,一具保存完整的巨大的剑齿象头骨化石悬挂在门厅正中屋顶上方,四五米长的一对象牙十分壮观。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挖掘技术和头骨保存完整度讲,能有这样一个完整的头骨实属不易。这两根门齿,其中一个是真实的化石,另一个是后期翻制修复的,修旧如旧,所以看上去颜色比较相像。这里的吊装结构也是百年前就在使用的,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组化石是桑志华于20世纪三十年代在山西榆社采集的。1934年,桑志华与汤道平在榆社盆地发掘了丰富的新近纪晚期哺乳动物化石,其种类多、数量大、地层连续时间长,犹如一部完整的“地层编年史”。该部分化石也是当时的北疆博物院,现在的天津自然博物馆最有价值的馆藏之一。
师氏剑齿象头骨短而高,下颌缩短;上门齿长和直,横截面为圆形,下门齿不存在;臼齿齿冠低而宽,由大小不等的齿锥组成。小学语文课本以及一些文人以诗赞美的黄河象就是师氏剑齿象。
当时桑志华在山西榆社采集的哺乳动物化石曾装满60大箱,其中,就包括这具距今约300万年的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主要租用骡子和驴等交通工具将其从榆社运回天津。桑志华采集的榆社哺乳动物化石保存之佳、数量之繁与种类之丰富,均堪称中国第一,成为中外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探展·解码
博物馆本身就是“活化石”
在天津市中心五大道区域马场道,一座古朴而神秘的西洋风格建筑静静矗立,这就是北疆博物院,一个有着百年历史底蕴的宝库。北疆博物院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现存标本20余万件,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百年博物馆,堪称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座“活化石”。
北疆博物院曾经历过长达70余年的沉寂,但其建筑连同馆藏都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欧式的半旋转楼梯、100多年前的地暖设施、法式风格的陈列柜。如今,历经110年的风云变幻,这座百年博物馆仍保持着它上世纪初建筑的原貌。不少百年前的展柜、标本瓶、标本盒等也保存完好,陈列在这座充满历史神秘感的空间里。
北疆博物院包括主体建筑北楼、陈列室、南楼和附属建筑桑志华旧居神甫楼等,占地面积约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369平方米。北楼、陈列室与南楼连接形成一座工字形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北疆博物院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在桑志华的影响下,北疆博物院作为一座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法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哲学家德日进,加拿大解剖与古人类学家步达生等多位专家学者都曾来这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和工作,依据北疆博物院藏品出版的大量研究著作和科研成果,产生了轰动世界的影响力。
2016年1月,北疆博物院北楼及陈列室恢复开放,北楼、陈列室以复原为主,忠实再现了北疆博物院当年的陈列室、藏品库房等原貌。2018年10月,北疆博物院南楼完成了建筑修缮、功能复原和陈列设计,南楼侧重科学考察历程展示,结合南楼当年的功能,全面复原了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古生物库房等功能区。
法国“进士”逐梦东方
在北疆博物院南楼二层的展柜内,一面三色旗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桑志华当年考察时携带的三色旗,上面有“法国进士”“中国农林咨议”和一个大大的“桑”字。
桑志华原名保罗·埃米尔·黎桑,北疆博物院的创始人。1914年,他从法国长途跋涉抵达天津,来华后取名桑志华。从1914年到1938年,桑志华以天津为大本营,对中国北方腹地进行了长达25年、行程5万多公里的野外发掘和科学考察。旗帜上的“法国进士”对应的是桑志华的博士学位,“中国农林咨议”则是北洋政府向他颁发的一个虚衔。这些考察所得悉数都在北疆博物院展出展示。
2021年桑志华旧居向公众开放。桑志华旧居以桑志华、德日进与北疆博物院的关系为主线,一方面展示了创建人桑志华如何筹划、建设、管理、宣传、展示北疆博物院;另一方面展示了德日进等科学家在北疆博物院期间的工作,德日进曾和桑志华一起考察中国北方地区,在桑志华走后,也一直继续对发现的化石进行整理研究。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北疆博物院作为桑志华留在中国的一张自然科学名片,记录着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也续写着世界“生命史书”的未来篇章。
探展·提示
■地点:天津自然博物馆(文化中心馆区,河西区友谊路31号)、北疆博物院(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展期:预计持续至年底
■预约方式:“天津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